第六百四十四章 三分之一(2 / 3)

最先割肉的還是安然。這家未來的倒閉五百強公司以做假賬聞名,但在1994年的現在,它最著名的是特殊的金融製度。用簡單的方式來描述,安然是第一家用數學手段來管理公司的能源公司。

幸與不幸的是,太過超前的安然並沒有得到足夠的監管。更準確的說,是當前的美國政府,或者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都沒有足夠的實力來監管安然——以政府緊缺的人手和平均不到10萬美元的薪水,又怎麼能和幾百上千名拿著百萬年薪的高級精英相媲美。假如政府真的有更高才華的精英,像是安然這樣的公司,也不是拿不出千萬美元的年薪,到了最後,政府所擁有的要麼是普通的庸才,要麼是理想主義者,後者要發揮作用,最好還得懂點政治,這樣的要求顯然是太難了,以至於安然公司不僅將數學手段用於管理公司,還將數學手段用於假賬的製作。

雖然最終的結果不好,但現在的安然公司卻是最注重風險控製的公司,在第一輪多空大戰中,他們首先退出,而在這一次的決戰中,他們也做出了判斷,毫不猶豫的再次放棄。

當多達20萬手的原油期貨合同拋出的時候,蘇城倒是對安然有了些佩服。

任何一家公司,能夠不受情感的左右,忠實而堅定的服從既定策略,這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的事。至於最終是否盈利,隻能說,他們總歸是會盈利的。

當然,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唯有死掉的美國公司,才是好的美國公司。

隨著安然公司的淪陷,交易池內的多方一發而不可收拾。

德意誌銀行、瑞銀、波士頓金融等中小型的多商紛紛宣布崩潰。他們在原油期貨市場內的資金都不充沛,能夠投入的保證金基本低於2億美元,且多數以10倍以上的杠杆進行運作。如此一來,當油價的跌幅超過10%,也就是1.4美元的時候,這些金融機構是鐵定要爆倉的,到時候,哪怕原油回調到100美元,也與他們沒有關係了。

至於他們身後的金融公司,也不可能在一個市場投入過多的力量,全球各個期貨市場,每年都會爆發慘烈的多空大戰,金融機構設定資金額度,本身就是為了防範風險。

若是每次多空大戰,都忍不住將全部的力量投入進來,且不說他們是否樂意放棄其他的期貨市場,光是其中蘊含的風險,就足以將這些百年老店摧毀。

他們和大華實業這樣的現貨石油商不一樣,泛亞的七家股東都有撈一筆就走的準備,非股東的阿利耶夫興許一輩子都不會再進入期貨市場,可金融機構卻是要永遠浸潤於此,對他們來說,割肉逃生比決一死戰更正確,即使決一死戰有70%的勝率,他們也不一定會同意,更別說是目前的情況了。

這些中小型多商,有的在15美元上下進入市場,有的在16美元進入市場,還有的在17美元進入市場,即使平均一下,也差不多到了爆倉的邊緣,一些公司說不定都補充過一兩次保證金了,所以,一旦失去了信心,就很難再堅持多方的立場不變。

泛亞基金通過三家坐商,大肆吸納原油期貨合約,從而平掉自己的多單。

所謂的賣空,就是從交易所憑空借出原油來出售,現在買入原油平倉,就等於還掉了借出的原油,兩者之間的差價,就是賣空者的利潤或虧損額。

待到BP公司的150億美元大倉沽清,祁霄驚喜的發現,本方的倉位已降低了三分之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