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用賞識挖掘孩子的無窮潛力 26.換位思考(1 / 1)

第三章用賞識挖掘孩子的無窮潛力 26.換位思考

有一位母親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記得兒子三歲多的時候,經常和院裏一個名叫毛毛的四歲男孩一起玩。

一天下午,兒子和毛毛之間發生了爭執:兩個人玩“過家家”時,誰都想當“爸爸”,因為爸爸可以發號施令,有權利命令另一個人做事情。我兒子的個子比毛毛高半頭,就說自己大;而毛毛知道自己比我的兒子大,就堅持自己應該扮演“父親”。兩人爭執不下,很不高興,於是拉扯著要找我說理。

看著兩個找上門來的孩子都在氣頭上,我想決斷誰大誰小,由大人當“裁判”來否定他們中的一個,這都會使孩子產生一種挫敗感。最好的方式不是簡單地分出大小就算了事,而是應該讓孩子們懂得合作的好處,誰大誰小不代表輸贏,比一比誰大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

於是,我分別問毛毛:“你幾歲了?”

毛毛說:“4歲!”

我問兒子:“你幾歲了?”

兒子說:“3歲多!”

我說:“你們比比,4和3哪個大呀?”

毛毛感覺自己占了上風,滿臉神氣十足。

我又說:“你們比比,誰的個子高呢?”

這下,兒子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表情。

我對兩個孩子說:“好了,你比他大,他比你高,我看你們都可以當爸爸,好不好?”

兩個孩子都得到了肯定,又來了情緒,然後選擇了輪流當“爸爸”,又回到院子裏繼續進行他們的遊戲。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之間爭執而找到大人來“評理”的事情。有的父母十分幹脆地為孩子“明辨”是非,把架勸開了事,但效果卻是沒能讓孩子們找到解決衝突的辦法。

孩子們的世界不同於成人,他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並能在不斷的衝突中形成一些他們那個年齡段的交往“規則”。懂規則、守規則者受小朋友歡迎,而“不知”者則能在爭吵和被拒絕中學會規則,有助於提高其交往能力。在父母的引導和協助下,讓孩子們自行解決問題,以體現友好,學會合作。盡管孩子之間不時會發生磕碰,但不要低估了他們在社交方麵的“自愈”能力,他們總是在吵鬧聲中成長!身為家長,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餓、什麼時候渴、什麼時候熱、什麼時候冷。但你知道孩子心裏在想什麼嗎?你知道孩子最大的渴望是什麼嗎?你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麼嗎?你知道孩子想給你說什麼嗎?不妨聽聽孩子的心聲吧!聽聽孩子對賞識的呼籲,聽聽孩子對賞識的渴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