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賞識孩子,給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18.讓孩子自己動手(1 / 2)

第二章賞識孩子,給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18.讓孩子自己動手

小潘妮4歲,一天她的媽媽買回了日用品,正在廚房打開冰箱,把雞蛋放在冰箱裏。小潘妮本來跪在廚房的桌子上看著媽媽把買來的食品拿走,當媽媽把放雞蛋的盒子從冰箱裏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然後把雞蛋從買來的食品袋中拿出來,潘妮便伸出手去抓盒子,也想幫著把雞蛋放到雞蛋盒裏,“別動!潘妮,”媽媽大聲叫道,“你會打碎它們的,最好讓我來做這個。親愛的,等到你長大一點兒再來幫忙好嗎?”

媽媽無意中打擊了潘妮的自信心。她所得到的印象是她太小了,根本不可能作這樣的事情。由此及它,潘妮會放棄許多努力,乖乖地等待“大一點兒”這個時刻到來。其實一個兩歲的小孩兒,隻要她小心,是可以把雞蛋放好的。如果我們看到孩子完成這項工作以後,臉上是多麼興奮地發著光,我們就會懂得這一點一滴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小保爾的鞋帶開了,但他怎麼也係不好,然後就坐著等媽媽過來幫忙。後來,他幹脆不想自己動手,隻要遇到類似情況,他就大喊媽媽,媽媽很有耐心地為他係好了鞋帶,一次又一次。這時的保爾會感到什麼呢?他會感到他自己真的是太笨了,而媽媽真的是有魔力,能那麼快就把鞋帶係好。這樣,保爾得到的信息又是什麼呢?他覺得,算了吧,我沒辦法和媽媽相比,我不用努力了,以後不但鞋帶需要媽媽來係,衣服也讓大人給我穿吧,這樣更加方便一點。

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麵對著大千世界,他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但是,仍然有勇氣進行各種嚐試,要學習各種方法,以使自己適應,使自己能夠融入這個世界中。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無意之中給他們設置了許多障礙,而不是幫助他們。我們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們的能力。

在我們的意識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見,如認為隻有在某一個年齡階段,才能做某一種事情。比如一個2歲的孩子,如果幫助我們收拾桌子,當他手中拿到一個盤子的時候,媽媽會很快地說:“不要動它,你會打碎它的。”這樣你可以保存好那個盤子,但是你的舉動在孩子的內心投下了陰影,而且推遲了他的某種能力的發展,或許你阻止了一個小天才的產生。大人們常常不經心地向孩子們展示自己多麼有能力、有魄力、有氣力。我們的每一句話,像“你怎麼把房間搞得這麼亂”,“你怎麼把衣服穿反了”這類話,都會向孩子們顯示他們是多麼的無能,是多麼的缺乏經驗。我們這麼做就會使他們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忘記隻有通過各種鍛煉和闖蕩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孩子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做某種事情,否則的話,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這類事情。而往往孩子在那個時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我們卻人為地推遲了他學會本領的時間。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的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減弱他們的進取心。

孩子在試著做事情時,難免要犯錯誤,這時做家長的要有意識地賞識孩子,避免用任何言語或行為向孩子表明他是個失敗者。不能在孩子腦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們的腦子裏,我們必須清楚,做一件事情失敗了隻是說明這個孩子缺乏技巧,這種技巧有時是因為父母沒有很認真地傳授,而絲毫不該影響孩子本身的價值。我們應該培養孩子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同時並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孩子和成人一樣有勇氣去犯錯誤,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敢於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對於家長來講,我們自己就不能泄氣或失去信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