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智慧篇 箴言二(2 / 2)

在19世紀的時候,一些德國猶太移民來到了美國。他們資金微薄,也沒有什麼技能,他們不得已四處沿街叫賣,依靠小本經營。來到北美的移民平均每人身上帶了15美元,而猶太人身上卻隻有9美元。即使最為富有的一群猶太人也不過隻有30美元。

一個觀察家描繪了猶太人當年起家的狀況說:“一個裝備齊全的叫賣小販,需要10美元的總投資:5美元辦一個執照,l美元買個籃子,剩下的用來買貨。為數不少的人往往為了逃避第一筆開銷而盡量地壓縮最後一筆支出。”可以想象猶太人當年的窘困之狀。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許多猶太人的家庭就從難民變成了富有的中產階級。到了後來,這裏麵竟然產生了後來富甲一方、聲名遠揚的戈德曼、古根海默、萊蔓、洛布、薩克斯和庫恩等猶太巨富。到20世紀的中期,萊蔓、沃特海姆、羅森傑爾德、洛溫斯坦、斯特勞斯等家族已經在北美稱雄了一個世紀。他們是依靠自己“推小車起家”或者“靠腳板起家”的,這些成為了猶太人的自豪和驕傲。

然而,這個時候,其他的民族卻還是和他們剛來的時候境況差不多。在20世紀30年代,《幸福》雜誌這樣寫道:“當猶太人已經成為歐洲的商人和金融家的時候,這些人還在揮劍扶鋤。”由此可見,猶太人的賺錢能力是多麼厲害,這讓其他民族大為驚異,他們對猶太人的賺錢能力半是羨慕半是譏諷。

歐洲流行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猶太職員在一家保險公司裏幹得很出色,公司的老板打算提拔他擔任個重要的職務,但是這個老板是個天主教徒,他希望這個猶太職員能夠放棄猶太教而改信天主教。於是,當地一個最著名的天主教神父被派去勸說這個猶太青年。

會晤安排在老板的辦公室。3個小時過去了,兩個人終於走出了辦公室,老板迎上前問道:“尊敬的神父,在您的感召下,我想我們又增加了一名天主教徒,你是怎麼說服他的呢?”“很遺憾,我們沒有能夠得到一位天主教徒,相反,他還勸說我買了5萬元的保險。”

這樣的笑話和幽默比比皆是,大家無不為猶太人驚人的賺錢能力而佩服,這個小故事不過是以幽默的形式折射出猶太人的能力而已。

世界各國的人們對於他們這種無與倫比的賺錢能力驚羨不已,他們懷著對自己巨大的失望甚至對猶太人的仇恨紛紛評價猶太人:

匈牙利人說:“猶太人的上帝是財神。”

意大利人說:“猶太人經商如魚得水。”

西班牙人說:“真正的猶太人能從稻草裏找出金子來。”

德國人說:“猶太人的稅和妓女的要價都很高。”

希臘人說:“破產的猶太人細查自己的賬目。”

波蘭人說:“討價還價像猶太人,付起賬像基督徒。”

俄羅斯人說:“猶太吝嗇鬼最大的懊惱莫過於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包皮。”

法國的思想家孟德斯鳩幹脆這樣評價猶太人的賺錢能力——“記住,有錢的地方就有猶太人。”

“有錢的地方就有猶太人。”這句話中不知有多少讚譽成分,也不知有多少討厭成分或嫉妒成分。但不管怎麼說,在當今社會中,猶太人的確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世界第一商人”的光環也絕非浪得虛名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