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年末,在根基穩定以後,張孟談自知力量不夠強大,還是虛與委蛇的成為了楚國的一位公爵,隻是聽調不聽宣,獨立於楚國的貴族體係之外。
吳越兩國明知張孟談是個大的威脅,就是他們兩國戰爭最有可能出現的攪屎棍。
但一方麵實力不允許他們起亂,另一方麵兩國的世仇還是根深蒂固的,相互之間不打起來就算不錯了,合夥進攻另一個敵人,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這樣,在四方勢力獨特的默契下,和平維持了三年。一切都呈現著欣欣向榮的景象,隻是聰明人看到了未來的暴風雨。
在準備充分以後,張孟談先發製人,率先挑起了戰爭。10萬大軍直搗黃龍,一鼓作氣的攻到了闔閭城下。
而越王勾踐也趁火打劫,一口氣侵占了吳國四座城池,蠶食了大片的土地人口。
隻是,這場入侵吳國的戰爭開始的快,結束得也快。張孟談一身實力已達騎士的巔峰,再配上一條神獸青龍,何人是他敵手?
吳國最起碼是找不出來的,他們崛起的時間太短,實力最強悍的闔閭去世以後,就再也沒有這般鎮壓國運的人物了。
王子累不信邪,在和其作戰之時,一招被擊成重傷,損失了數員大將才搶回來。
吳國貴族被接連的打擊喪失了信心,伯嚭這個內應直接率軍發動了政變,打開了城池的大門,投降了。
喪失了吳國的旗幟,其餘的貴族望風而降,沒用半個月,吳國就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吳王闔閭和曆朝曆代的祖宗,再也享受不到子孫後代供奉他的血食了。
而越王勾踐,在確認這一消息後,心中除了釋然,更多的是一種恐懼。
他身邊有沒有那種背主之人?
敵人會不會來攻打他?
他能擋得住嗎?
是派人表示臣服,還是謹小慎微的準備防禦?
這一切疑問都盤旋在他的腦海裏,遲遲不能得到解決。
不過,很快他就用不著考慮這些事情了。吳國滅亡了沒有半個月,就有兩支軍隊打入了越國境內。
一隻依著吳王闔閭曾經的道路,從石門關打進來,被準備充分的越國軍隊擋在了?李戰場附近。
而另一支軍隊,則是突發奇兵從越國的海上出現,順著江河逆流而上,暢通無阻的打到了會稽城下。
隻見,毫無防備的城池被傾刻間打破,越王勾踐沒有範蠡這個謀臣拉著他,也沒有臥薪嚐膽的意思,直接戰死在張孟談手下,又給他添了一個駭人的戰績。
從此,張孟談除了吳越國國王這一名號,還有一個滅國者的稱號。誰讓他有滅兩國,殺兩王的戰績呢!
之後,攻占楚國600裏疆域,掃滅了齊國的兩個附庸小國,威逼晉國割讓疆土。吳越國正式成為了公認的一代霸主。
在當時,齊,楚,秦,晉,四個公認大國之後,吳越國疆土第一,實力最強,經濟最繁華,產品最新奇。
15年後,熬死了四國一個又一個國王,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滅掉了一個又一個的國家,吳越國終於稱得上是統一大陸的霸主國家。
張孟談也做到了他心目中偶像秦始皇的夢想……一統天下,他也將自己封為了始皇帝。
隻是,做到這一切之後,他的內心卻又無比空虛。孤家寡人,他有些明白這四個字的道理了。
因為皇帝高高在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人在地位和權力上與他對等。人們說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他麵前都戰戰兢兢的,沒有朋友,沒有可以傾訴的人,他就是一個孤家寡人。
回想著當年發家,指引他成功的係統,張孟談安排好了後事,隨著係統的指引,來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