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和王木的結合,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對他來說也是有利無害,樂見其成的。
於是在6月,在這片土地上崛起的五個勢力,不聲不響的達成了三個協議。
七家聯盟,七個貴族宣布效忠了衛超子爵,從此他們就是有靠山的人了,不再擔心被人吞並。
王木和劉正臣互換了親筆書信,達成了攻守盟約,約定同進同退,共襄大事。
王林和張孟談亦是如此,隻是他們條約中多了一條,在7月份共擊王木的領地,給王林報仇,也給張孟談創造一個機會。
……………
……………
7月,二人如約履行協定,開始共同進攻王木麾下的三座小鎮。張孟談親自帶隊,身先士卒力斬兩位大地騎士,在開戰的第一天就取得了開門紅,占領了一座城鎮。
王林也帶著他的隊伍,多次浴血奮戰,在王木迅速撤出人手的情況下,十幾天就占領了剩下的兩座城鎮,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王木也隻好守在唯一的斷木城中,等待盟友劉正臣的解圍,支援。
得到消息後,劉正臣能夠坐視王木被消滅嗎?
答案是不可能。
到了那個時候,萬一他們二人有一個人坐大了,劉正臣也就隻能守著自己的領地等死了。
召集了手下,劉正臣問:“此刻最佳的目標選擇在哪裏?”
一位不起眼的謀臣答道:“理順亂麻,隻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解救搏鬥糾紛,不要自己也參與其中,而要攻其要害,敵方的要害被牽製住了,形勢緊張,打鬥就自動解除。
現在張孟談精兵傾巢而出,用我們直接攻打他的領地,那麼他必定回師解救。這樣一來,斷木城之圍定然會自解。
我們在於中途伏擊張孟談的歸路,其軍必敗。主公也可以乘勢占領他的地盤。”
謀士的核心理念,就是與其攻打集中的正麵之敵,不如先用計策分散他的兵力,然後各個擊破。與其主動出兵攻打敵人,不如迂回到敵人虛弱的後方,伺機殲滅敵人。
這就是圍魏救趙的異界版“圍張救王”。
劉正臣聽後,撫手大讚:“此計甚佳,為上計,當重賞。”
隨後便賜下金銀,綢緞,布匹,再將此人官升一級,引為心腹。
征招了手下所有的騎士,劉正臣按照慣例鼓舞了士氣。隻留下了一小部分維持秩序,看守領地。大部分手下,則在他的親自帶領下,作勢攻往張孟談的大本營,實踐這一計策。
而那位剛被劉正臣引為心腹的謀士,對於物質上的犒賞十分滿意,而對於那升一級,引為心腹,卻有些不以為然。
在一小塊羊皮上記錄了路線,塞給了一隻不起眼的小老鼠,他才施施然的享受這最後寧靜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