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後,到了決戰的日子,雙方點齊人馬在一片空曠的原野中列陣等待。
這一次,就沒那麼多說法了。
兩位天空騎士就好比兩個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核武器,隻要他們分出勝負了,下麵騎士的勝負也就定下了。
畢竟,沒有意外的話,幾十位大地騎士也拿天空騎士沒什麼辦法。而人家卻可以輕而易舉的各個擊破,將他們的首級取下。
所以,勝負決定於上層,下層的影響並不大。
不過,這並不是說下麵的騎士就可以不戰鬥,光給自己的主君壯壯氣勢就算完了。
恰恰相反,下麵的大軍作戰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這涉及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
這些年來,隨著不停歇的戰鬥,越來越多的騎士成為了貴族,封邑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說終身男爵要比實封的男爵多了好幾倍。
而龐大的貴族體係,是需要資源的供養,是需要大量的生產才能滿足的。
隻是這個時代的生產效率人盡皆知,哪裏能比得上貴族增加速度和消耗速度呢?
所以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戰爭可以讓大量的貴族消耗於此,空缺出來的大量資源也可以重新分配。
戰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掠奪敵方的資源,不但能更一步增強自己的勢力,還能滿足手下越來越龐大的胃口。
戰場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地方,腐朽陳舊的血液由此流出,而新鮮充滿活力的血液也會重新補充,使得貴族體係擁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這一場戰爭,依附於兩位子爵的貴族,都帶著自己所有的人馬,自備幹糧武器精神抖擻的步入了戰場,這個血肉磨坊。
而大量的冒險騎士團,也帶著搏一搏的心思,加入了各自看好的隊伍當中,準備為自己搏一個未來。
故而此刻,在這個不知名的地方,在這片不大的荒野之中,聚集了近百名大地騎士,一百多個騎士團,相當於一千多名人類的精英。
再加上一千多名扈從騎士,這場戰爭的規模就達到了2000人。
看著數字很小,也就一座小鎮的人口,比起動輒幾萬,幾十萬的大場麵來說差遠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場戰爭規模算小,要知道每一位騎士都是精英。培養一個初級騎士的資源,用在普通人身上足夠培養幾十個民兵。
一千多名騎士,哪怕是初級騎士消耗的資源按最低算,都能夠拉起幾萬大軍。這樣規模的騎士作戰,說是10萬大軍的會戰都不為過。
但是那樣的10萬大軍有意思嗎?有用處嗎?
沒意思,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在場隨便挑上十個騎士團,都能夠在普通人組成的10萬大軍中七進七出,什麼樣的大軍能不崩潰!
兩者的含金量完全不一樣。
精兵強將政策還是很有道理的。
大戰未開,兩位子爵都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精幹之士,在戰場的中央扯著嗓子詆毀對方,宣揚自己戰爭的正義,給自己主軍的作戰蒙上一張正義的外衣。
而在劉從諫大軍之中,張孟談帶著他的兩個騎士團,無聊的看著眼前可笑的表演,就像看兩個猴子在罵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