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土河村(2 / 2)

播種時先用稻,麥的稈包住種子在水裏浸泡幾天,待種子發芽後再撒播在田裏,長到一寸左右高時叫做秧。

稻秧,長到30天後就要拔起分栽。一畝秧田所育出來的稻秧,可供移栽25畝田地。

栽下秧苗以後,必須要保證水分充足。稻田裏,十天左右沒有水,便要擔心是否會有幹旱。

每隔一段時間,將田地中的雜草拔出。因為他們會幹擾,秧苗的生長。。

到了秋天,將成熟的稻苗從田地裏拔出來,送到打穀場,把穀子打下來再進行分成。這就是全部的過程。”

水稻收割不應該是用鐮刀割嗎,怎麼會是拔呢?張孟談疑惑不已,但他不會冒昧的說出,你們應該用鐮刀這種話。

隻有某個傻皇帝,才會說出饑民怎麼不吃肉羹的話來。

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用你的認知挑戰曆史,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張孟談決定先了解一下。

“你們用的農具有哪些,都給我帶來看看。”

趙山趕忙去叫人準備。

看到了這些農具,張孟談才明白為什麼沒有鐮刀。

木製的鋤頭,木質的耙子,木質的犁。沒有一塊帶鐵的東西。

木質的鐮刀能割動麥子嗎,顯然是不能的。

張孟談總結了農具的問題。

這裏有農具的落後,在於三點。

一是農具款式的落後,僅僅這三種農具,種植田地顯然需要更多的辛苦,種植的田畝,顯然也會更少,收獲的糧食,也就不會更多。

二是缺乏鐵,種植水稻的農具有很多種,不少農具都需要鐵的打造,沒有鐵,農具的作用發揮不出來。

三是缺少耕牛,馱馬。有了牲畜的幫助,才能犁出更多的田地,種植更多的農作物

就這三點問題,卻不是很好解決。

農具款式的落後,還好說。隻要將張孟談記憶裏的東西,打造出來就能解決,隻是需要找一些木工就可以。

但是鐵的缺乏,就很是麻煩了。因為在整個藍海公國,發現的鐵礦很少。而大陸上封鎖鐵礦的流出。幾乎每年公爵都要,頒發掠奪令,號召貴族們去大陸上掠奪資源,鐵礦就是戰略資源之一。用鐵打造武器都來不及,誰還來打造農具呢。

耕牛與馱馬也不好弄,大型的牲畜,價值都很,高昂。張孟談的牧場裏,各種牛加起來也不過20多頭。因為要培養戰馬,馬匹稍多一些,也不過40來匹。可想而知,要給每個村莊都配上耕牛,馱馬,是多麼困難。

想完成三個目標,任重而道遠啊!

“這裏就是你們的農具,太落後了,我會想辦法,讓工匠給你們打造一些農具的。”張孟談明白,問題隻能一個一個慢慢解決,一口吃不成胖子,先把能解決的解決了。

“謝謝領主大人,來,都謝謝領主大人”趙山向遠處觀望的農奴命令道。

張孟談擺擺手,示意不需要。

又問道:“這裏農田沒有施肥嗎”

“施肥?什麼是施肥?”趙山迷糊了,領主說的施肥是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