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暴雨將至(1 / 3)

李隆基真的生病了, 楊玉環看著躺在床上燒的『迷』『迷』糊糊的皇帝, 忍不住擔心起來。她現在恨不得分成兩個人, 一個守著生病的皇帝, 一個還要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 每天和那些臣子們周旋。

其實當天回去的時候李隆基就感覺很不好, 但是強撐著不肯立刻宣召太醫來。等著晚上, 把手上的政務處理好了,李隆基一下子就躺下了。看著平常健康的皇帝, 轉眼脆弱的躺在地上,楊玉環一時間慌張起來。那一瞬間她才明白過來, 其實她已經很習慣依靠這個人了。

高力士和身邊的人都嚇壞了, 大家七手八腳的把李隆基扶到了床上去,楊玉環伸手『摸』『摸』他的額頭,不由得一驚:“好燙啊,你們立刻拿了溫水來。”楊玉環親自給李隆基脫掉衣服, 蓋上被子。叫人把殿內的地龍燒的熱熱的。她端著水杯拿銀勺子給李隆基喂水喝。

勉強的咽了幾口,李隆基慢慢的睜開眼, 對上楊玉環擔心的眼神, 他卻笑起來:“玉環不要擔心。朕隻是偶感風寒, 很快就沒事了。你好像還是第一次這樣看我, 我的心都要醉了。”說著李隆基伸手拍拍楊玉環的臉頰。

一陣若有若無的尷尬科咳嗽聲響起來, 原來太醫們已經來了!你這個好『色』之徒, 都什麼時候還這樣沒臉沒皮的。楊玉環尷尬的站起來, 不滿的瞪一眼皇帝。依舊是端莊的皇後了。太醫們也不敢抬頭, 給皇帝麻利的診脈開『藥』方。最後太醫欲言又止的看著皇後:“陛下隻是偶感風寒,疏散開了就好了。隻是畢竟陛下年紀——不如那些年輕人身體強壯。竟然有些氣血虧虛的跡象。因此陛下要安心的修養不能勞累了。”那個太醫尷尬的看一眼楊玉環,楊玉環一下子明白了潛台詞是什麼了!

她恨不得立=一腳把太醫給踢出去——“你的戲太多了,滾出去!”為什麼在所有的人看來,她就是『色』字頭上那把刀子,是預備把皇帝敲骨吸髓的狐狸精呢。

她就是瘋了也不能這個時候——楊玉環竭力握緊拳頭,深深地吸氣,心裏不住的告誡自己要冷靜。不要和那些人一般見識。太醫頭上的汗水已經不斷地冒出來了,他隻覺得衣服都貼在了身上。娘子好像很生氣的樣子哦。但是身為醫生,要盡職盡責,告訴病人家屬注意事項啊。可是見娘子的臉『色』似乎不怎麼好——沒事吧,娘子素來『性』格溫和。太醫在心裏不住的給自己打氣,才沒癱在地上。

楊玉環擠出來一絲滲人的笑容:“辛苦你了,叫太醫們輪流值班。先疏散了風寒,然後再調養陛下的身體。你們身為太醫,應該知道規矩的。陛下的病情要是泄『露』出去——”楊玉環眼神變得陰沉起來。太醫低下頭,深深地躬身:“是,臣一定記住娘子的話。守口如瓶!”嗚嗚嗚,好怕怕啊,怎麼感覺今天的娘子不大一樣呢。

太醫的湯『藥』還算是有效,當天晚上一碗『藥』下去,李隆基的燒退了。但是李隆基卻沒很快的好起來,李隆基隻覺得渾身無力,有的時候晚上還會發低燒,整個人沒什麼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楊玉環可是嚇壞了,太醫立刻該換了疏散的『藥』方,添上諸如當歸白芍等滋補的『藥』物。

『藥』灌下去不少,奈何總是不能徹底痊愈。楊玉環看著正在沉睡的李隆基,忍不住懊惱的想,這幾天隻顧著照顧生病的皇帝,處理政務,她竟然連著每天必須的保養都沒好好地做。不用照鏡子,她都知道臉『色』很憔悴。

“真是的,人家都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你倒是好了,直接跳到了縫縫補補了。什麼年紀不是問題。狗屁!我現在怎麼有種找個爹,獨生子女一人應對四位父母養老的感覺。”楊玉環忍不住對著李隆基吐吐舌頭,做個鬼臉。

叫你老牛吃嫩草,害的我跟著倒黴!沒準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要提前進入養老模式了。楊玉環看著李隆基鬢角上開始花白的頭發,忍不住在心裏吐槽起來。

“玉環是厭倦了朕了嗎?”李隆基的聲音幽幽傳來,把楊玉環嚇一跳。這個人剛才在裝睡呢!楊玉環上前『摸』『摸』李隆基的額頭,還好體溫正常:“臣妾哪裏實在抱怨,我剛才照了鏡子,覺得自己憔悴了不少。這都是因為日夜守在三郎身邊,身體和心裏都煎熬的緣故。我想著等著三郎痊愈了,可要好好地休息下。還有我晝夜衣不解帶的服侍照顧,三郎要怎麼謝謝我呢!”

說著楊玉環湊近了,指點著臉上不存在的痕跡:“你看,我都長皺紋了。三郎肯定要嫌棄臣妾顏『色』衰敗!”

李隆基根本不信楊玉環的胡謅,心情不錯的敲敲她的額頭:“哼,朕才不相信呢。哥舒翰已經回去了?十八呢?”

“平盧有戰事,他是河東節度使,自然要回去,防備著突厥和契丹聯手,還要調整布防十八不忍心立刻回去,他這幾天一直每天入宮問安,我叫他還是立刻回去。隻是十八不肯呢。說要等著三郎徹底痊愈了他才能放心回去。”楊玉環擔心戰事有變,催著李瑁趕緊回去。

但是李瑁卻不想走,他的理由很充分:“誰都知道陛下染病,我這個時候趕著回到範陽,皇帝會怎麼想?大臣們會怎麼想?他們一定是以為我是急著回去要帶著大軍做什麼呢。別叫皇帝再起疑心。我還是等幾天,做足了孝子的戲叫大家都安心吧。”

現在李隆基的身體需要好好地調養,已經沒有危險了。楊玉環隻想著快點把李瑁趕回去。因為陳希烈送上來戰報,總叫楊玉環有種奇怪的感覺。好像哪裏有問題,但是仔細看,卻沒發現什麼。這種感覺很不好!那個陳希烈是個和稀泥的老好人,沒什麼原則。李林甫得勢的時候,跟著李林甫,見著楊國忠得意了,立刻又投靠過來。

這個人就像是玻璃珠,滑不留手,實在是看不透啊!因此楊玉環很想立刻把李瑁趕回範陽去。隻有小壽盯著安祿山她才能安心呢。

本以為皇帝會同意自己的做法。誰知李隆基沉『吟』了下:“就叫十八留下來吧。朕真是上了年紀,生病的時候希望兒孫們在身邊!”李隆基一臉的脆弱。

騙人!你根本不想!楊玉環在心裏狠狠地吐槽著,李隆基是擔心要是自己真的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把壽王拘在身邊,和他的軍隊分的遠遠的,這樣才不會叫神龍政變重演。而且李隆基病的最重那幾天,根本沒有交皇子和皇孫來宮中侍疾,而是調動了禁軍,把皇子們住的宅邸嚴密的監視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