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
〔名誦。〕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塚宰周文公總百官。
〔庚午,周公誥諸侯於皇門。
夏六月,葬武王於畢。
秋,王加元服。
武庚以殷叛。
周文公出居於東。〕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於邶以叛。
〔秋,大雷電以風。王逆周文公於郊。遂伐殷。〕
三年,王師滅殷,殺武庚祿父。
〔遷殷民於衛。
遂伐奄。
滅蒲姑〔姑與四國作亂,故周文公伐之〕。〕
四年春正月,初朝於廟。
〔夏四月,初嚐麥。
王師伐淮夷,遂入奄。〕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遷其君於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
〔遷殷民於洛邑,遂營成周。〕
六年,大蒐於岐陽。
七年,周公複政於王。
〔春二月,王如豐。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
甲子,周文公誥多士於成周,遂城東都。
王如東都,諸侯來朝。
冬,王歸自東都。
立高圉廟。〕
八年春正月,王初蒞阼親政。
〔命魯侯禽父、齊侯伋遷庶殷於魯。
作《象舞》。
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於杜。〕
九年春正月,有事於太廟,初用《勺》。
〔肅慎氏來朝,王使榮伯錫肅慎氏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為侯。
〔越裳氏來朝。
周文公出居於豐。〕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豐。
〔唐叔獻嘉禾,王命唐叔歸禾於周文公。
王命周平公治東都。〕
〔約案:周平公即君陳,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十二年,王師、燕師城韓。
〔王錫韓侯命。〕
十三年,王師會齊侯、魯侯伐戎。
〔夏六月,魯大禘於周公廟。〕
十四年,秦師圍曲城,克之。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
〔鳳凰見,遂有事於河。
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製禮作樂,神鳥鳳凰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昃,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玄龜青龍蒼兕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書成文消,龜墮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於秦、漢盛衰之符。麒麟遊苑,鳳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凰翔兮於紫庭,餘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於胥樂兮民以寧。”〕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嶽,召康公從。
〔歸於宗周,遂正百官,黜豐侯。〕
二十一年,除治象。
〔周文公薨於豐。〕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於畢。
二十四年,於越來賓。
二十五年,王大會諸侯於東都,四夷來賓。
〔冬十月,歸自東都,大事於太廟。〕
三十年,離戎來賓。
〔約案:離戎,驪山之戎也。為林氏所伐,告於成王。〕
三十三年,王遊於卷阿,召康公從。
〔歸於宗周。
命王世子釗如房逆女,房伯祈歸於宗周。〕
三十四年,雨金於鹹陽。
〔約案:鹹陽天雨金,三年,國有大喪。〕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醜,王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