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1 / 3)

看到歸德軍將卒快要將堵在城門洞的障礙物扒幹淨,闊惕又匆匆登上城樓,難得語重心長的跟孫彥舟、胡蕩舟以及歸德軍其他還有機會站在內城南城台之上的將領說道:

“我要率部出城與南兵決一死戰,絕不能讓那顏將軍、單薛將軍在城外獨當此任——此仗闊惕或許不能生還,再無機會與天聖將軍及諸位相飲甚歡,但闊惕心無憾也。此仗事關河淮得失,天聖將軍與諸位身家性命也皆係於此,想來亦無需闊惕多言……”

在通過尚在控製之中的北城門與摩黎忽取得聯係後,身為潁州監軍官的闊惕更加清楚此時的形勢到底有多危急,更加清楚汝陰的得失關係到整個河淮地區的安危,甚至有可能扭轉赤扈鐵騎橫掃天下的大勢。

闊惕率領駐守汝陰的兩千鎮戍軍皆是騎兵,不擅長巷戰,他決意率部從尚在他們控製之下的北城門出城,繞到南城外的戰場參與決戰,而使孫彥舟、胡蕩舟率嫡係侍衛出內城南城門往南進攻,盡可能多的牽製住一部分京襄兵馬。

闊惕深知此戰至關重要,同時他這一刻內心也堅信勝利的天平最終會倒向他們。

除???????????????了孫彥舟、胡蕩舟嫡係兵馬還是完全受控的,闊惕相信外城守軍真正被京襄策反的隻是少數,更多的人馬隻是被突然的變化搞得心無鬥誌、縮手縮腳,不敢動彈。

他相信,隻要孫彥舟、胡蕩舟率部從內城南城門殺出,就能調動越來越多的外城守軍參加作戰。

到時候外城到底有多少潛伏人馬被京襄策反,自然也會暴露出水麵。

還有一個,就是闊惕相信他率部出城後,他們在汝陰城南麵的戰場,不僅兵力占據優勢,兩萬兩千餘騎將卒也都是身經百戰、意誌堅定的赤扈及諸色目勇士,是赤扈這些年真正憑仗著橫掃天下的鐵軍。

闊惕這些年追隨摩黎忽身側,與京襄(楚山)軍交戰也多。

他承認京襄(楚山)軍是天下少有的精銳,但汝陰南城內外的近兩萬京襄兵馬為奔襲汝陰,頂著風雪足足走了一夜,體力消耗巨大,戰鬥力再強,此時也不可能跟他們麾下的鐵騎悍勇相提並論。

何況京襄奔襲兵馬在兵力上還處於劣勢。

何況京襄奔襲兵馬為了快,為了出其不意,並沒有攜帶以往賴以為傲的精良戰械趕到汝陰,相當於自殘一臂。

闊惕也從摩黎忽那裏得知,京襄除了十數萬主力正從正麵撲向焦陂—泉河大營外,還有一萬多馬步兵已經從焦陂以東方向跨過潁水,正沿潁水北岸快速往汝陰這邊接近。

這支馬步兵為了加快行軍,同樣在半道上將攜行的戰械扔掉,但除了摩黎忽已經派出千餘騎兵,對這支馬步兵進行擾襲、遲滯外,闊惕也相信平燕宗王府集結於潁上-鹿溝的援兵,其主力騎兵也必然以最快的速度往汝陰這邊趕來。

闊惕與摩黎忽的判斷一樣,即便京襄的這一支馬步兵可能會更早趕到汝陰城下,但隻要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到午後,堅持到大將孟和從鹿溝率領平燕宗王府兩萬援騎趕到,他們就能在汝陰城外取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從而有圍殲京襄突襲兵馬的可能。

而京襄突襲汝陰兵馬,乃是京襄最精銳的選鋒軍,也是京襄手裏僅有的騎兵主力。

隻要將京襄這部分精銳兵馬殲滅,闊惕、摩黎忽堅信整個潁州戰場轉敗為勝就絕非奢想,甚至能徹底扭轉第二次淮南會戰

失利所導致的被動局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