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最後的表白(2 / 2)

生活日誌4——2015.1 1.13晚,周五

今天是曉君三十三歲的生日。

我從北京開車趕回濟南,偷偷地跟著她拍了這些照片。從中午開始,我開車一路跟著曉君,看著她開車離開單位、在公園想心事、去超市購物、接孩子放學回家。這一切,既有她的生活日常,估計也有她在今天生日時特殊的安排。

看見她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悵然若失的樣子,我真的特別想走到她的麵前,緊緊地擁抱她,掃去她眼眉間的惆悵和失落。

可是,今天的我,還有這個資格去擁抱她嗎?我已經離開曉君有十多年的時間,我們兩個都先後結婚、離婚,她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我又有了自己愛著的靜雯;更何況,自己還得了不知結果如何的腦瘤!

我為什麼今天來偷偷地看她?也許,是在得知自己病情之後,來做一個告別?也許,是為了紀念過去美好的初戀?也許,是突然發覺當初離開她的那個決定,完全是自己生命裏的不可承受之重?

自從得知自己生病的消息之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活了三十六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畢業後,一個人從濟南跑到北京,去取得這所謂的成功和榮耀嗎?

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感情體驗,來證明年輕時的自己並沒有錯嗎?

是為了看著自己從稚嫩到成熟,從一張白紙變成一本厚厚的故事書嗎?

也許在年輕時,這些欲望都有一點;但今天看來,好像又全都毫無意義。

就像一首歌裏唱的那樣:

有誰在人世活著

不像是一場煉獄

我不哭

我已經沒有

尊嚴能放棄

當某天那些夢啊

溺死在人海裏

別難過

讓它去

這首歌

就當是葬禮

……

誰能證明你在人世來過?隻有在愛自己的人的心裏,人們才算能給世界留下點自己來過的證明,其他的根本沒有太多意義。我現在想明白了,所謂活著,不僅是呼吸和心髒跳動,也不是單純的享樂,而是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一點痕跡。愛和愛的結果,是留下痕跡的主要憑據。

一個男人,如果足夠努力和專注,可能會在某個方麵,成為傑出的匠人或藝術家,這要看他對某個事物精通多少、熱愛多少。

我精通什麼,熱愛什麼?我的思維方式,應該是推崇質量重於數量。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與一個人身上的能力,是我最大的特質。至於這種熱愛和投入能堅持多久,這要看那件事和那個人值得多少以及能否填滿我的內心。

曉君就是證明我曾在世界上留下痕跡的人,我在大學校園裏的四年,是和她一起度過的。我現在當然也深愛靜雯,那是我成熟後的合適之選;而曉君,是我在自己最美好的年齡,遇到的性格不是最合適的完美初戀和不悔青春。

不是最好的時光有你在,而是有你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時光。此生中,我最好的青春時光,就是和曉君在一起的那四年。那些美好的瞬間,將永遠留在我的心間。就連我幾年前要買房時,之所以選擇陽光花園小區的房子,也是為了紀念以前陪著曉君到北京參加托福考試時住在陽光樹假日旅館裏所留下的終生難忘的記憶。

下一步,我也許要做手術,我真的會死嗎?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房子,作為遺產留給曉君。

真正的死亡,不是天人兩隔,而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思念你。

我一直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是遺忘。曉君,我不會忘了你,因為我一直深愛著你。

看著這些文字,陸曉君的眼神慢慢地聚焦和柔和起來。她映在窗子上的眼睛裏,有了一抹亮光——那是女人在感到愛和幸福時所散發出來的光芒。

有了這份愛的陪伴和鼓舞,她已經勇敢到足夠從生活的廢墟裏重新站起來。即使愛她的那個男人已經不在身邊,但就像程路明自己所說,“愛和愛的結果,是留下痕跡的主要憑據”。

心中有愛的她,自然永遠不會被孤獨和絕望所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