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之後各汗國會陸續將答應好的軍隊派往伊利汗國自不用說。單就說哈森汗,在得了兵權之後,他一回到汗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想著在哪裏與五星軍交戰,而是想著派誰去五星軍談判。
沒錯,就是談判!
盡管有了這三十萬人,哈森也並不認為勝利就一定會屬於自己。因為隻要在他的伊利汗國內發生了戰爭,那不管誰勝誰負,最終遭殃的隻會是自己。大批的水草會被破壞,以後如何的生存呢?
不打才是最好。他所要的兵權,就是要為和五星軍的談判增加一些底氣。以前他隻有一個汗國自然是無法與五星軍抗衡的,可是現在,他有騎兵三十萬,相信這樣的實力也應該讓五星軍座下來與自己好好的談一談了。
所以,各汗國東拚本湊來的三十萬鐵騎還沒有完全的集合起來呢,楊晨東就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尤其可笑的是,傳消息的人竟然還是哈森汗派來的特使阿勒騰。是他,把自己一方的所的準備告訴了“敵人”五星軍。
“和談?使者?”聽到了楊二的彙報之後,楊晨東一臉的狐疑。
怪不得他會這般的失態,實在是他的所為已經告訴了所有人,在五星軍麵前,沒有共存一說。要麼就是舉國投降,被我們所占;要麼是就是舉國被我們所滅,還是被我們所占。
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按說這位伊利可汗不應該不知道,可還是派來了使者,這就大大出乎了楊晨東的意料。
但也僅僅隻是片刻的驚詫之後,楊晨東便想到,這一定是那位哈林汗心中還抱有著和平的希望,即是如此,他不如好好利用利用,“即如此,安排伊凡與他們去談。告訴伊凡,穩住對手,但我們還是接下來還是要進攻的。隻要大雪融化,便是我們發起總攻的時候。”
“是的,少爺。”楊二臉上也帶著笑意答應著。他已經可以理解楊晨東的意思了,讓伊凡這位一向仇視蒙古人的英才與對方談判,想必那位叫阿勒騰的使者一定討不到絲毫的好處。或是說此人想要找幫手來對付少爺,那就是露出狐狸尾巴的時候,如此便是殺他的時候了。
伊凡。
自從投降了五星軍之後,表現的還是中規中矩地。用他公父臨行前對他所說的話,你不能表現的太好,不然的話會受到武南王的重點關注。但也不能表現的太差,一旦沒有價值的話,對方可是隨時能夠拋棄他的。隻需要韜光養晦,等到有一天楊晨東不在的時候,那便是他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時候。
對這一點,伊凡是深以為然。他也是一直這樣表現的,由東歐之地一路而來,大小滅了好幾個國家和勢力,他在其中即沒有立下多麼重要的功勞,也從來沒有拖過後腿,所為所行讓人挑不出一丁點的毛病來。
而這近半年的隨軍而戰,也讓伊凡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尤其是五星軍那遠超於他們羅斯公國的軍備,便是讓他在心底中羨慕不已。有時候他也會在心中想著,倘若他擁有著和五星軍一樣的軍備,那雙方打起來,誰勝誰敗也還不一定呢吧。
當然,這樣的想法他會深深的壓在心底,他心中很清楚,在暗中怕是不止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一旦他有什麼出格的舉動,怕是馬上就會有人來取自己的腦袋吧。
行事小心翼翼,伊凡就這樣挨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慢慢適應了五星軍的軍營生活和節奏。這讓他有些時候都會以為自己就是五星軍中的一員。
大軍來到了伊利汗國之邊界後,因為大雪的原因,軍隊停止了前進。開始了養精蓄銳的過程。人往往有時候是不能閑著的,或許忙起來就會忘記一切的煩惱和不快,反之,一旦無所事事了,那腦袋就會不斷的亂想,去考慮著各種問題。
這思想上的一放鬆,伊凡變得有些焦燥了起來,他想到自己與楊晨東之間不過就是差著十來歲而已,一旦有一天對方老了的時候,怕是他年紀也很大了,那個時候他真的有精力去複國嗎?
對這個問題,他已經沒有了肯定的答案。在一想到自己最好的年紀都要為五星軍這個自己的敵人而效力,他就感覺到心情更加的不好,他急於尋找一個發泄口,去宣泄著心中的種種不快。也就是這個時候,上麵的命令下達了,讓他代表五星軍去與伊利汗國的使者談判,想辦法穩住對方。
有了任務的伊凡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雖然他投降五星軍是迫不得已,是公父另外為他計劃的生存之路,他也不會真心的為五星軍所服務。可是當對手換成是蒙古人的時候,他還是很樂於做一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