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2 / 2)

有個叫比爾的人,常以愚弄他人而自得。一天早上,他坐在門口吃麵包,看見傑克遜大爺騎著毛驢從遠處哼呀哼呀地走了過來,於是他就喊道:“喂。吃塊麵包吧!”

大爺出於禮貌,從驢背上跳下來說:“謝謝您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早飯了。”

比爾卻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呀,我問的是毛驢。”說完,很得意地一笑。

對比爾這一無禮侮辱,傑克遜大爺十分氣憤,卻又無法責罵這個無賴。他抓住比爾“我問的是毛驢”的語言破綻,狠狠地進行了反擊。

他猛然地轉過身,“啪,啪”照準毛驢臉上就是兩巴掌,罵道:“出門時我就問你城裏有沒有朋友,你斬釘截鐵地說沒有,沒有朋友為什麼人家會請你吃麵包呢?”

“啪,啪”對準驢屁股又是兩鞭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亂說?”

罵完,翻身上驢,揚長而去。

大爺借教訓毛驢,來嘲弄無賴已和毛驢建立了“朋友”關係,使他有苦難說,無辮子可抓,幽默地反擊了比爾的挑釁。

總之,對於故意尋釁的敵人和尖酸刻薄的語言,我們一定要學會恰當的反擊,而不能一味地忍讓和寬厚下去,讓他小人得意。為人兼有軟硬兩手,才是處世自保並爭取主動的真理。

2。讓他原形畢露

——放大荒謬的反駁技巧

麵對別人不適當的言行,有時候不宜直接回擊,而將正話反說,委婉地點撥對方,則既能夠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能避免傷害對方,造成過分尷尬的局麵。

楚莊王的一匹愛馬死了,他非常傷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禮節厚葬。文臣武將紛紛勸阻也無濟於事,最後楚莊王還下決心說:“誰敢再勸阻,一定要殺死他。”

很明顯,不論怎樣改頭換麵,隻要一說“不”,必是自取其辱。優孟知道了,直人宮門,仰天大哭,倒把莊王弄得異常納悶,迫不及待地問是怎麼回事。優孟說:“那馬是大王最喜歡的,卻要以大夫的禮節安葬它,太寒酸了,請用君王的禮節吧!”莊王越發想知道理由了,優孟繼續說:“請以美玉雕成棺……讓各國使節共同舉哀,以最高的禮儀祭祀它。讓各國諸侯聽到後,都知道大王以人為賤而以馬為貴啊。”至此莊王恍然大悟,趕緊請教優孟如何彌補自己的過失。終於將馬付於庖廚,烹而食之。

以優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陳利弊,凜然赴義,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但最終的結果卻實在難以令人想像,而他正話反說,卻能巧妙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反語是語言藝術中的迂回術。正話反說以徹底的委婉,欲擒故縱,取得合適的說話角度,達到比直言陳說更為有效的說服效果。

齊國有一個人得罪了齊景公,齊景公大怒,命人將這個膽大包天的人綁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來肢解這個人。為了防止別人幹預他這次殺人舉動,他甚至下令:“有敢於勸諫者,也定斬不誤。”文武百官見國王發了這麼大的火,誰還敢上前自討殺頭之冤。晏子見武士們要對那人殺頭肢解,急忙上前說:“讓我先試第一刀。”眾人都覺得十分奇怪:晏相國平時是從不親手殺人的,今天怎麼啦?隻見晏子左手抓著那個人的頭,右手磨著刀,突然仰麵向坐在一旁的齊景公問道:“古代賢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從哪裏開始下刀嗎?”齊景公趕忙離開坐席,一邊搖手一邊說:“別動手,別動手,把這人放了吧,過錯在寡人。”那個人早已嚇得半死,等他從驚悸中恢複過來,真不敢相信頭還在自己身上,連忙向晏子磕了三個大響頭,死裏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齊景公身邊,經常通過這種正話反說的方法,迫使齊景公改變一些荒謬的決定。比如,一個馬夫有一次殺掉了齊景公曾經騎過的老馬。原來是那匹馬生了病,久治不愈,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傳染給馬群,就把這匹馬給宰殺了。齊景公知道後,心疼死了,就斥責那個馬夫,一氣之下競親自操戈要殺死這個馬夫。馬夫沒想到國君為了一匹老病馬竟會要殺自己,嚇得早已麵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見了,就急忙抓住齊景公手中的戈,對景公說:“你這樣急著殺死他,使他連自己的罪過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請求為你曆數他的罪過,然後再殺也不遲。”齊景公說:“好吧,我就讓你處置這個混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