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貌慢慢站起身,同時朝著身後的道路看過去。這條水泥路的寬度大概在三米左右,兩邊還有石板鋪墊品階,從大理城的城門口開始,一直往外延伸。
“這地麵是在太平坦了,以至於剛才貧道一直以為進了城,但即便是進了城,這地麵也不應該平坦到馬車都不晃動一下。”孫思邈又問,“這條水泥道有多長?”
李子涵想了想說:“按照將軍的想法,是打算將水泥道修築到姚州與會州的邊界,不過眼下應該不到一兩裏。”
孫思邈點點頭,他幹脆不坐馬車,就在這平坦的水泥道路上行走了起來。
走了一段路程之後,孫思邈再一次停下,因為他發現前方前方有許許多多人正同時喊著號子,通過一種孫思邈從未見過的巨型木製架子,將一塊塊十分巨大的水泥板架上去。
孫思邈問李子涵:“他們是在鑄造城牆?”
“是的。”
“這造城牆的方法著實奇怪啊,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法?”
李子涵抓了抓頭,苦笑著說:“這個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上來,將軍眼下肯定就在前麵,真人不妨親自詢問。”
“好!”
孫思邈找到秦小道的時候,秦小道正和張勇在討論。張勇和陳吉的家人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居家遷往大理,張勇眼下已經不打鐵了,但他成了秦小道秘密工坊的負責人。
對於自己人,秦小道向來是不會吝嗇的,張勇的能力在這裏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眼下兩人正在討論這最原始“起重機”的構架和配置,秦小道對起重機並不算十分了解,但以前在工地幹過,多少知道一點概念,在和張勇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平日裏憨厚樸實的張勇,還真就沒日沒夜地給秦小道研究出來了。
秦小道感覺用水泥糊在牆壁上,功效並不好,所以用了他所謂的“澆築法”。就是先用夯土打下地基,然後以水泥板構架起一個大型框架,並在框架內不斷地澆灌水泥,這樣鑄造出來的城牆,別說是投石,就連防禦加農炮也沒什麼問題。
而眼下這個年代,全世界有九成的火藥都掌控在秦小道手裏,剩下的應該就是那些方士手中,而且他們的火藥隻能用來嚇唬嚇唬戰馬,遠遠沒有像秦小道這樣直接將火藥製造成炸藥。
另外,歐洲那邊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任何人都無法正麵攻破秦小道所鑄造的城池。
兩人正商量著,秦小道突然感覺背後有人,轉過身,不由得笑了。
原來孫思邈何時已經站在他身後。
“師父。”
不忘本,這也是秦小道的特質之一。
他對著孫思邈深鞠一躬,笑著說:“徒兒可算是把您給盼來了呢。”
孫思邈走上前,拍了拍秦小道的肩膀,同時指著眼前那高聳的城牆說:“為師深以為豪啊!”
秦小道將大理城的城牆鑄造得高達二十米,這樣的高度基本已經與長安的城牆持平。本來秦小道還可以造得更高一些,是高陽公主阻止了他,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城牆還是不能超過長安為好,畢竟就算皇帝不說,那些大臣也會天天在大殿上“叨嗶”。
眼下昆明外城的城牆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秦小道將事情交給張勇,親自領著孫思邈等人進大理城。
同樣的,大理城內部也在進行大範圍的鑄造,許許多多的弓工匠都在修築房屋。至於房屋仍舊是傳統的木質結構,秦小道並不打算將水泥用在民事建築上。
“小道,這腳下的道路,你打算修到哪?”孫思邈突然開口問秦小道。
秦小道想也沒想地說:“師父,就眼下的環境,往東北的話,我頂多將道路修到與會州交界,而西北則是到香格裏拉,徒兒在那裏鑄造了一個關卡,專門防吐蕃人。”
孫思邈下意識地問:“那南邊呢?”
“那邊的話,有可能直接到海邊。”
“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