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特麼廢話,準備得怎麼樣了?”
李子涵正色道:“啟稟將軍,都已經準備妥當,隨時都可以出發!”
“走!”
秦小道在近段時間積攢了不少財富,盡管還不能和長安城內那些門閥世家相提並論,但總的來說,家資在長安城內也算是中等偏上了。
在十幾天前,秦小道就已經將一萬金提交給李世民,而李世民也應允秦小道一旦平定姚州,他會給秦小道一個十分優厚的條件。
很多時候秦小道一直都在想,自己跟李世民的關係就好像是兩個基友,呸,不對,是兩個合作夥伴的關係。
李世民猶如財大氣粗,又極具實力和勢力的上市集團老總,而秦小道也隻是一個隻身在社會上闖蕩的年輕人,但是李世民看得起秦小道,讓他在自己的集團下屬子公司裏慢慢打拚。
李世民是一個深諳“玉米加大棒”技巧的領導人,秦小道感覺在他手底下幹活也有前途,雖然偶爾會被他坑一兩把,但是人生有輸有贏,隻要一直在進步就行了。
在一個月前,秦小道就已經開始製作馬車,並且通過西市的馬商從北方購買馬匹。
戰馬極其昂貴,以秦小道目前的財力是支撐不起的,所以他的兵大部分都是步兵,但是每二十名步兵裝配一輛馬車,將近八十兩馬車,配備兩百騎兵,一行人迅速在官道上飛馳,直奔南方。
姚州(昆明、大理一帶)也是有一些海拔的,雖然沒有青藏高原那麼高,但秦小道平時特別注重肺活量方麵的訓練,為此在高原反應上倒還好。
歐夜在姚州一直都有一個探子,這個探子的名字的外號叫蘭花,她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通過飛鴿傳書將信息送到歐夜手中。
吐蕃眼下已經在姚州的邊上屯兵,而且數量還不少。根據蘭花的探測,對方的人數至少已經增至一萬多人,一旦他們從高原上衝下來,六詔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的腳步,六詔以及周邊所有大小部落都會被他們吞並,乃至斬殺殆盡。
吐蕃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高原上,他們與六詔百姓有著明顯的不同,在這個年代,民族還未大團結、融合之前,種族不同就決定著你死亡人數的多少。
漢人彼此爭鬥,關鍵時候隻要喊一聲投降不殺,基本上對方都會舉兵投降,畢竟人都有一種認祖的現象。
但吐蕃人可沒有這種概念,一旦他們從高原上下來,平地上的人們所麵對的,將會是他們的無情的屠刀!
他們不需要漢人,會第一時間將吐蕃人從高原上遷徙下來,完全占據姚州。
人口,是這個年代最為重要的資源。姚州也是一樣,一旦這裏的人被殺光,整個州就等同於是一塊空地,那個時候就算打下來,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為此秦小道才會日夜兼程。
不過,馬車的速度肯定比不上馬匹,而且身後那1500名新兵蛋子秦小道暫時也不指望他們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畢竟訓練是訓練,到了戰場上,這些人個個都會慫那麼一段時間。
至於秦小道身邊那兩百人親兵就不一樣了,畢竟他們經過秦小道極為嚴格、而且變態的方式訓練,再加上他們本身就是死囚犯,對於鮮血和屍體,很多人都已經見慣了。
秦小道親率兩百親兵先下姚州,高潼則是帶領1500名新兵繼續趕路。
另外,高潼這一批人也算是一個幌子,是擺設給吐蕃人看的。
秦小道這批人走的是小路,路線也是歐夜提供的,按照這個路線走,能夠節省五天的時間。
黃昏時分,秦小道等人翻過了一個山嶺,他勒緊馬韁,使得馬匹緩緩停了下來,隨後對著身後的錢六問:“六子,我們到哪了?”
“頭兒,這個地方叫厭鬼嶺,距離會州城有十裏的路程。”
秦小道看了一眼左右,對著身後諸人道:“下馬,休息!”
騎術方麵秦小道一直認為自己還算不錯,但這長時間騎馬,感覺自己這屁股瓣都被要震出水來了,全身骨頭都要散架。
他直接躺在草地上,這時候李子涵遞了一塊幹餅過來,秦小道搖搖頭:“你們吃吧,我的體格三天不吃飯都沒事。”
突然秦小道猛然坐了起來,對著周邊的人問:“你們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