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八,上午劉文全家一齊在搞大掃除活動。
劉文父親在清理豬圈和雞舍,清理出來的糞便堆在一起密封發酵後,開春就是極好的農家肥。劉家衝家家都喂有牲畜,種地全用土肥,沒人用化肥,那玩意要花錢不說還傷地,化肥施用久了地就廢了。
母親在收拾屋子,擦窗戶,擦門框,清廚房以及各種家具。劉文自己在院裏清理各種雜草,一些枯枝落葉,將院內打掃得幹幹淨淨。
下午一家人先炸豆腐團子,牛肉丸子以及魚丸團子,其中要說明的是豆腐團子,炸好後外表看著是油豆腐但內部就裹有豬肉餡。
接著還要炸薯巴和泡菇,劉家村本地有一種白色紅薯,含糖分較多,生吃又脆又甜,煮熟之後更是軟糯帶甘,是做薯巴的好材料。製作薯巴,先將白色紅薯削皮煮熟,之後搗成漿糊,再用刮子刮成薄薄的,方方圓圓的形狀,曬幹之後就成了薯巴。硬中帶軟的薯巴越嚼越甜,油炸之後更是一種香甜的美味,劉文小時候就特別愛吃。
製作泡菇先用糯米打成米漿,混入芝麻粒放進鍋裏攤熟成一個個的薄薄的小圓餅,曬幹之後就變得硬邦邦。吃時放入油鍋一炸,迅速變的蓬鬆膨脹起來,就像一顆顆白色的大蘑菇似的,泡菇之名,由此而來。炸好的泡菇又香又脆,香甜無比,極受小孩子們的喜愛。
下午還接著炸了芋頭片和土豆片,刨得薄薄的芋頭片和土豆片炸好香酥無比,無論是做菜還是直接當零食,都是一種美味小點心。今天整個劉家衝家家戶戶都炸各種食材,各種食物的香氣交織混雜在一起,整個劉家村在濃濃甜香的籠罩之中,村裏的娃子們樂瘋了,一個個吃得小肚子鼓鼓的,卻也不願意停下來,就連家中的貓狗都跟著沾了不少光。
過年了,上午劉文貼好了對聯,掛上了大紅燈籠以後,整個院子立即充滿喜慶,煥然一新。
晚上劉文母親做了一大桌子豐盛的飯菜,一家人其樂融融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飯後劉文挨個給魔都銷售二組的同事拜年,既聯係感情又打發著守歲的時間。
到了零點,劉文點燃一個萬年響鞭炮,門外頓時響起劈劈啪啪的聲音,其餘村民跟著響應,鞭炮響聲此起彼伏,久久不願停下來。
初一早上劉文一家吃的是餃子,大年三十吃米飯且必須有魚,初一早上吃餃子,是劉家衝本地風俗。
劉文母親在桌子上擺滿蘋果,橘子,糖果,瓜子,花生以及一些其他的美味的小零食。沒多久,相鄰的劉海和兩口子領著兩個孩子小狗子與花妹子就過來拜年了。在劉家村論大小,是以輩分而非年齡來排名,同,興,全,海,福是劉家村的輩份順序,輩分低者,要向輩分高者拜年既是慣例,也代表一種尊敬。
劉文父親是興字輩,劉文是全字輩,劉文在高考以前叫劉全文。然而劉文不喜歡這個名字,後來高考進考場需要身份證,劉文去辦時私自做主,將名字改成劉文。
劉文在門外放了一串短鞭炮以表歡迎。花妹子一進屋就甜甜的搶著拜年“太爺爺!祝你全家新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劉文父親笑嗬嗬地說道:“你們全家新年平平安安,你們倆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
劉文母親招呼劉海和一家子吃桌上的美食,劉文掏出兩個紅包遞給兩個小娃子。大年初一,長輩給晚輩發紅包這叫壓歲錢。小狗子喜滋滋接過抽空打開紅包,一看裏麵是十元錢,簡直就樂壞了。離開劉六家時把紅包緊緊攥在手裏,生怕被父母搶走了。
劉海和一家走後更多村民陸陸續續前來拜年簡直是絡繹不絕,一來劉文捐款十萬修路的事經村中會計透露出來,全村皆知,大家過來拜年表示感謝,二來也許大人耐不過自家孩子的央求,因為隻要去拜年就有十元大紅包可拿了,往常拜年能收到的紅包最大也就是三塊錢。
凡前來拜年者,劉文一家熱情接待,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初二初三劉文代表父母親去所有的親戚家中拜年,嘮嗑時親戚們對劉文在外發了財買了新車表示很高興,但同時對於劉文不在城市謀發展而回鄉村中開墾荒地表現出疑惑不解,劉文皆笑而不答,一切以事實來說話吧!
轉眼到了元宵節這一天,劉文一家人吃起了傳統的節日食物元宵,本來按劉家衝這一帶的風俗,這一天應該會有小青年放天燈。
製作天燈很簡單,用纖細的六根竹條捆成一個圓筒的形狀,外麵在糊上一層薄薄的白紙,底部用兩根細鐵絲構架成一個十字型,中心綁著一團浸滿煤油的棉絮。點火之後利用熱氣上升的原理,天燈便可飛上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