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雙龍爺(1 / 3)

見河坡地的莊稼苗兒也蜷起葉子,幾個隊長急了,組織社員抗旱保苗。四棵楊人全體動員,不分男女老少,或端或抬或挑,或接長龍傳遞,不分晝夜地從雙龍河底朝河坡上提水澆地。

然而,麵對日重一日的旱情,這點兒水無疑是杯水車薪,幾乎派不上用場。夏收時,麥子減產六成,早苞穀基本絕收。

風揚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悶頭苦思解除旱情的辦法。

事有湊巧。忙完三夏,縣裏再次掀起農業學大寨運動,馬上瘋率領各大隊主要幹部赴外地參觀。風揚一去半個月,回來就找老白,不無激動地說道:“老白,我跟你商量件事兒!”

白雲天笑道:“啥事兒?看把你激動的。”

“大事兒!日他奶哩,我真服了!”風揚嘖嘖歎道。

“你服啥哩?”

“不瞞你說,”風揚眉飛色舞,“這次我跟馬上瘋到林縣去了。人家那工程,嗬,服了,我真服了!”

“你說的可是紅旗渠?”

“咦,你咋知道?”

老白笑道:“全國人民早知道的事兒,我咋能不知道?林縣隻有紅旗渠。不瞞你說,他們一開始修渠,我就知道了!”

“是哩!”風揚也笑起來,“我忘記你是幹過大事的了!嗬嗬,老白,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看到是另一回事兒!我實地一看,佩服死了!”

“你要說的就是這事兒?”

“不是!”

“你想說啥,利索點兒!”

“我想學習他們,整宗大事兒!”

“你是說……”白雲天眼珠子一亮,有點兒明白了。

“嗯!”風揚點了點頭,“我也想整個大渠,引雙龍河的水澆地。”

“你想咋整?”

“我考慮過了,先在河上修個壩,截住水,然後挖出引水渠,自流灌溉!”

白雲天擰眉思忖半晌,一捏拳頭:“中!”

“老白,”風揚的拳頭也是捏得咯咯響,“我要的就是你這個字!從紅旗渠回來,我想一路了。隻要你說中,我就幹。要是你說不中,我就得再考慮考慮!嗬嗬嗬,這下不用考慮了!”

“中是中,不過,弄水咱是外行。我認識一個懂行的,大家叫他老水利,原在水利局工作。咱去把他請來,讓他謀劃一下!”

“太好了!”風揚一拍大腿,“剛想打瞌睡,枕頭就來了!老白,咱說幹就走,這就去請他!”

“中!”

第二天,老白、風揚趕往縣城,幾經周折,總算請到退休在家的老水利,帶他前來雙龍河勘察。

老水利姓牛。風揚、老白陪同老牛沿河考察數日,又將東方紅大隊的整個地勢探測一遍,選出三處可供築壩的地址,分別規劃出引水幹渠的路線。

“老牛,依你說,這三處地方,哪一處最好?”風揚問道。

“二龍潭!”

“為啥?”

“此處河道最窄,兩邊皆是崗坡,有助於攔水和就地取土。二龍潭前麵,直到雙龍鎮一段,河床坡度小,河道寬,利於儲水!”

“嗯,你說的就跟我心裏想的一模一樣!”風揚興奮地附和。

見河坡地的莊稼苗兒也蜷起葉子,幾個隊長急了,組織社員抗旱保苗。四棵楊人全體動員,不分男女老少,或端或抬或挑,或接長龍傳遞,不分晝夜地從雙龍河底朝河坡上提水澆地。

然而,麵對日重一日的旱情,這點兒水無疑是杯水車薪,幾乎派不上用場。夏收時,麥子減產六成,早苞穀基本絕收。

風揚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悶頭苦思解除旱情的辦法。

事有湊巧。忙完三夏,縣裏再次掀起農業學大寨運動,馬上瘋率領各大隊主要幹部赴外地參觀。風揚一去半個月,回來就找老白,不無激動地說道:“老白,我跟你商量件事兒!”

白雲天笑道:“啥事兒?看把你激動的。”

“大事兒!日他奶哩,我真服了!”風揚嘖嘖歎道。

“你服啥哩?”

“不瞞你說,”風揚眉飛色舞,“這次我跟馬上瘋到林縣去了。人家那工程,嗬,服了,我真服了!”

“你說的可是紅旗渠?”

“咦,你咋知道?”

老白笑道:“全國人民早知道的事兒,我咋能不知道?林縣隻有紅旗渠。不瞞你說,他們一開始修渠,我就知道了!”

“是哩!”風揚也笑起來,“我忘記你是幹過大事的了!嗬嗬,老白,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看到是另一回事兒!我實地一看,佩服死了!”

“你要說的就是這事兒?”

“不是!”

“你想說啥,利索點兒!”

“我想學習他們,整宗大事兒!”

“你是說……”白雲天眼珠子一亮,有點兒明白了。

“嗯!”風揚點了點頭,“我也想整個大渠,引雙龍河的水澆地。”

“你想咋整?”

“我考慮過了,先在河上修個壩,截住水,然後挖出引水渠,自流灌溉!”

白雲天擰眉思忖半晌,一捏拳頭:“中!”

“老白,”風揚的拳頭也是捏得咯咯響,“我要的就是你這個字!從紅旗渠回來,我想一路了。隻要你說中,我就幹。要是你說不中,我就得再考慮考慮!嗬嗬嗬,這下不用考慮了!”

“中是中,不過,弄水咱是外行。我認識一個懂行的,大家叫他老水利,原在水利局工作。咱去把他請來,讓他謀劃一下!”

“太好了!”風揚一拍大腿,“剛想打瞌睡,枕頭就來了!老白,咱說幹就走,這就去請他!”

“中!”

第二天,老白、風揚趕往縣城,幾經周折,總算請到退休在家的老水利,帶他前來雙龍河勘察。

老水利姓牛。風揚、老白陪同老牛沿河考察數日,又將東方紅大隊的整個地勢探測一遍,選出三處可供築壩的地址,分別規劃出引水幹渠的路線。

“老牛,依你說,這三處地方,哪一處最好?”風揚問道。

“二龍潭!”

“為啥?”

“此處河道最窄,兩邊皆是崗坡,有助於攔水和就地取土。二龍潭前麵,直到雙龍鎮一段,河床坡度小,河道寬,利於儲水!”

“嗯,你說的就跟我心裏想的一模一樣!”風揚興奮地附和。

“不過……”老水利話鋒一轉,欲言又止。

“老牛,有啥就說!”老白急道。

“河裏要是儲上水,河堤隻怕不中!”

風揚眉頭鎖住:“咋就不中哩?”

“太低了,一些地方堤太薄,個別地方根本沒堤。水少時沒啥子,要是水多了,就會溢岸或決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