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地上墳(3)(3 / 3)

司馬良人懶得給這人麵子,毫不留情地扯開了:“不留。”

魯王妃的生辰宴上並沒有出現什麼特別的來客,都是蓬陽城裏的熟人。倒是王妃的哥哥,某位戍邊大將軍,也從京城千裏迢迢地趕來了。但這將軍以剛直出名,為人又豪爽直接,在朝中樹敵不少,怎麼看都不會是魯王會籠絡的人。

宴席也比較自在,開席的時候是按著程式來的,但很快客人與主人便都四散開來,在魯王府的大庭院裏三五成群地喝酒談天了。司馬良人此時尤為想念傅孤晴,往日傅孤晴與自己同來赴宴,他可以湊到男人堆裏,傅孤晴則會靠到王妃身邊,總之那一方的信息都不會落下。

魯王正和那位將軍帶來的幾個人把酒言歡,說的也都是他們往日在京城裏遊玩胡混的舊事。司馬良人不便湊過去,隻好沿著回廊走了一圈,裝作賞花。

回廊下是一片靜謐湖水,盡頭一處清麗水榭。水榭中圍坐著許多人,但並不喧嘩,隻有琴聲嫋嫋。

水榭四麵垂掛竹簾,在裏頭奏琴的正是霜華。

身為沁霜院最出名的清倌,霜華對坐在水榭中的人可說都是非常熟悉的。他們都是她的客人,如今在魯王府裏,也仍舊給足了她讚賞和麵子。私宴開始的時候便是由霜華奏琴,待主人們各自活動了,她便抱著琴來到此處。和以往的每一次一樣,她隻顧彈琴,旁人隻顧聽,鮮少話語交流,但又似乎個個都與她靈犀相通。

一曲已畢,霜華抬頭時看到了正挑開竹簾走進來的司馬良人。

圍坐的不少人都是金煙池常客,自然也知道司馬鳳是霜華的常客,此時看到司馬良人,臉上便帶了點促狹的笑意。

“霜華姑娘的琴藝果真是蓬陽一絕。”司馬良人捋著自己精心修剪的小胡子,裝模作樣地說,“難怪我那兒子一日不聽就坐不住,恨不能卷了鋪蓋長住你們沁霜院才好。”

他主動說出這件事,果然引起周圍一陣哄笑。

霜華眨眨眼,勾唇笑了:“司馬公子聰明睿智,倜儻**,他常為霜華的新曲費心思,霜華十分感激。”

周圍的公子爺們各各斂了笑聲,但笑意仍留在臉上,怎麼都下不去。

一個說是你琴藝高絕引得我兒子流連不已,一個說你兒子主動給我的新曲兒出謀獻策。兩邊竟然有些針鋒相對的意思。

司馬良人輕咳一聲,手指仍在自己胡子上摸來摸去:“我兒子還會彈琴?莫不是霜華姑娘教的?不在金煙池裏頭好好地做你的頭牌,竟然還當起教琴的先生來了?”

這話有些難聽,霜華卻仍舊笑意盈盈:“司馬老爺說笑了。霜華這樣的身份,怎敢腆著臉自稱‘先生’?不過是會教些微末琴技,隻能糊弄不懂琴理的人了。”

司馬良人胡子一豎:“說誰不懂琴理?!你豈不罵了這亭子裏的所有人?”

話音剛落便有人主動為霜華出頭:“我們可不需要霜華姑娘教琴啊。”

司馬良人氣結,拂袖走了。霜華低頭笑笑,纖指在弦上撥出幾個活潑音節。

水榭中的人來來去去,始終不見少。霜華彈得累了,正要歇息時,忽聽院子那頭一片喧嘩,是魯王正與一位才子辯論。她身邊圍著的文人頓時都散了,紛紛往那頭奔去,水榭中立刻顯得過分安靜。

霜華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才喝了兩口,便聽到有人撩起竹簾,走了進來。

來人是一位氣質儒雅的中年文士,神情平靜溫柔,衝霜華笑了笑。

“姑娘謙虛了。”那中年文士盤腿在她麵前坐下,“姑娘的琴藝,足以在蓬陽城任何一個人麵前自稱‘先生’。”

霜華從未見過這個人,想起司馬鳳和阿四的囑咐,心頭多了幾分警惕,但麵上仍舊掛著不動聲色的笑容:“先生過譽了。請問先生是……”

她微側腦袋,刻意露出些小兒女的好奇態度來。

那中年文士似乎心情很好,笑著衝她拱了拱手:“也是巧,在下負責教世子的讀書學字,姑娘倒真可以稱我一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