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古來萬事皆由命(2 / 2)

夜色中,長安義寧坊的大秦寺後院中,袁子期看起來更像是一尊石像。一陣晚風卷地而起,吹起不少落葉。歸雁舉著燈籠快步走過,低聲道:“主人,教中四大總管,十道都主教,六十主教,都已經在大堂中等候。”

袁子期恩了一聲,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落葉。天這麼冷,風這麼大,估計晚上就要下雪了。他朝著燈火閃耀的敬拜堂走去。歸雁在他前頭為他照著路,那斑駁的石徑在搖動的燈火下顯得有點迷離。

走過了中庭,他從邊門推門而入。偌大的禮拜堂中,燈火輝煌,恍如白日,卻隻在台前稀稀拉拉坐了兩排人,正聚在一起低聲商量著什麼,其中有幾人聲音略大,像是頗為氣憤。

見袁子期到了,都停了議論,回道自己坐上。袁子期便如不聞,緩緩脫下了披在外麵的黑色僧袍,交予歸雁拿著,露出了那件鑲著金邊的白色法袍。諸人見他身穿法王之服,俱是起身行禮。

前麵一個年歲已近八十的高鼻長須胡人老僧顫顫說道:“景教大唐四總管,拜見第九代法王。”說著深深彎下腰去,右手在左胸前,手心向天,左手靠在右手上直立。此人便是大德[ 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婆檀陀,《大論》:秦言大德。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此外,統領僧尼的僧官,也稱大德。]及烈[ 西域姓氏,其原名應為Gabriel或Cyriaouus。],景教耆宿,長安總管景通。袁子期也略略彎腰致意,雙手胸前交叉朝下。

景通接著指著身邊一個六十來歲的胡僧道:“這位是洛陽總管景福,法王當也是認識的。”景福也是一樣彎腰致禮。邊上年近六十的無須老僧彎腰道:“在下安西總管明泰,參見法王。”袁子期道:“總管與明泰法王同名,定是修為精湛。”

最後是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漢人,早就神情激動,此刻卻是跪倒在地,說道:“在下江南總管英德,感銘法王大恩。今日再見,不勝欣喜。”說著連連磕頭。袁子期伸手扶起,說道:“我等俱是兄弟,何必多禮。”英德卻又磕了兩個頭,方才站起。

第二排的十道都主教也一次上前見禮。袁子期見著十人中倒有七人是胡人,見他之時,更有一半是夾雜著不屑之情。他也不以為忤,向個人回禮。

見禮既畢,他站上台前,朗聲道:“諸位教友,在下袁子期,已於今年二月初八日,在西域康國悉萬斤城[ 即是烏茲別克斯坦城市今撒馬爾罕。《魏書》稱為悉萬斤,《隋書·西域記》稱為康國。]為上任義勝法王親授,接任了本教第九代法王之重任。本當立刻回到中土召見各位長老,但中途為其他要事所耽擱,這才在今日方得召集此會。今日初識諸位,榮感幸甚。在下年幼,才疏學淺,還望諸位教中長老不吝賜教,助我共襄本教,光明景尊。”

眾人聽罷,一時無語,景通起身道:“我等接到義勝法王來書,本來就頗感好奇,哪一位有道高僧德義廣博,修行精深,能夠擔此法王重任。不想法王不僅年輕,又兼身是漢人,不瞞法王而言,剛剛大家在議論的,便是此事。”邊上英德站了起來,便要說什麼,袁子期一擺手,示意他坐下。

袁子期環視四周,哼了一聲,朗聲道:“諸位對我見疑,那也是人之常情。義勝法王於我,兼師兼友,他臨逝之時,定要傳我此重任,我為慰他遺願,才慨然接任。方才景通法師所說之語,我在此作答。我教內之人,俱為兄弟,強分胡漢,又有何意?唐天子為天可汗,亦能一領海內;昭武國為諸鄰邦,何須二分徒眾?景尊遠在西域更西,大秦之地猶在天之西岸,難道說比胡漢之分尚少?我等既信景教,本不必再以此為論。莫非天尊授意,漢人不可為諸法王?恕我未聞此道。二則,我固然年輕,諸位豈不聞聞道不在年長,有誌何遜壽高?且不說甘羅十二為相,驃姚三八領軍,便是景尊,也是才享年三十有餘。我年數雖小,卻不是碌碌之人。要說修行,難道你們看我當不得法王之任嗎?”說著右手上撫,將白帽脫下。

在燈火環繞下,他額頭的那些詭異花紋驀地一動,黑色的線紋漸成金色,竟是要發出金黃色的光來。那光初時還僅僅是寸來長的豪光,極快的以一種回環纏繞,波紋板的蕩漾開來,籠住了他身上,像是天頂瀉下來的神光,將他映照的恍如天人。

諸人一見之下,俱是大驚失色,都屈膝跪了下去。這十四人俱是景教中的一流人物,見識廣博,法度有節,雖從未見過這種景象,但一依書中所記,都覺此光便是教中耆老所傳之真景神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