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3 / 3)

弗拉基米爾的聲望,再次達到了最高點。

葬禮十分隆重,除了華夏,白俄也派遣代表出席了葬禮,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思◎兔◎網◎

在葬禮過後,白俄代表說出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要求蘇俄交還沙皇尼古拉二世夫婦和幾位公主的遺體。

新任蘇維埃主席基洛夫經過慎重考慮,答應了對方的要求。並非所有人都認為應該答應白俄的要求,但在大部分委員都投了讚成票的情況下,反對的聲音無足輕重。

隨著尼古拉二世,亞曆山德拉皇後,以及三位公主的遺體被從掩埋地找到,裝上靈柩運往鄂木斯克大教堂,蘇俄與白俄日趨緊張的關係出現了緩和,後世對此有一個相當形象的稱呼,破冰。

事情的整個過程中,華夏駐蘇俄外交代表發揮出不小的作用,同時,不久前晉升元帥的喀山也給了基洛夫相當重要的建議。

作為蘇俄最年輕的元帥,基洛夫最親密的戰友,喀山將眾多的蘇俄名將,如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布瓊尼,甚至是鐵木辛格都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隻要基洛夫能夠屹立不搖,憑借喀山蘇俄戰鬥英雄的稱號和在軍中的聲望,麵前的路將會是一片坦途。

米爾夏仍是基洛夫的秘書,她已經同潛入莫斯科的謝沙兄妹取得了聯係。在傳遞情報過程中,為了不引起懷疑,她的行動比任何時候都小心翼翼。

這個美麗的韃靼姑娘,不再是青澀的花苞,已然綻放出了最美麗的顏色。

很多人向她求婚,但她心中早已進駐一個高大的身影,為了他,她願意等。

從她的少女時代,從西伯利亞的茫茫原野,哪怕到了白發蒼蒼,她仍願意為了這個男人等待。

葬禮結束後,華夏代表啟程回國,也帶回了一份相當可觀的工業合作計劃。

李謹言接到消息時,正準備出門。今天是李謹銘的長子滿月,他接到了請柬。

“我知道了。”向送來電報的劉副官點點頭,“等少帥回來,請他過目。”

車子離開大帥府,穿過長寧街,十多年過去,街道兩旁的建築和景物變化並不太大,或許是為了保留關北城的“原汁原味”,即便城中的其他街巷開始拓寬,建築陸續翻新,長寧街的一切仍保留原貌。

街旁店鋪裏的老板常說,當年少帥迎娶夫人,馬隊就是從這經過。

“等我孫子大了,就指給他看,少帥的馬隊打門前過,那個威風!”

飯莊裏的夥計還會接上一句,“如今廖氏的當家,當年還吃過咱們的蒸餃,在報紙上都說關北的蒸餃餡大,實在!您老要麼來一籠嚐嚐?”

“瞧見沒?屬猴的!這就做上生意了。”

一番話,引來一陣笑聲。

李謹言從車窗向外望,嘴角緩緩勾起,慢慢溢成了一抹笑。

曆史上的1926年在記憶中漸漸模糊,眼前這一切,對他來說才是真實。

李府大門前停了不少車輛,有李慶雲生意上的朋友,也有早些年的故交,還有衝著李謹言的關係上門道賀的。

管家在門前迎客,見著大帥府的車子開來,立刻讓人去通知李三老爺,等到車子停下,司機拉開車門,李慶雲和李謹銘早親自迎了出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每每入冬便終日與藥為伍的李謹銘,看起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