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節(1 / 3)

言眼珠子一轉,或許,他可以和美國人再做一筆生意。

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國十年,公曆1919年10月6日

參與閱兵的各省部隊陸續抵達京城,各省督帥及家眷也先後而至。

車站附近的各家客棧旅店住滿了各地來的報社記者,一些扛著照相機,操著一口半生不熟華夏語的外國麵孔也不再新鮮。若不是車站管理嚴格,說不準這些記者會直接跑到車站裏麵去安營紮寨。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本次閱兵,各地部隊準備得更加充分。新式軍裝,新式裝備,湖北的宋琦寧掌控漢陽兵工廠,參加閱兵的一部,人手一支衝鋒槍。

山西的閻淮玉,河南的袁寶珊也不遑多讓。新製步槍,火炮,機關槍,還有兩人手下兵工廠合力研製出的高射機槍和自行火炮,也會在本次閱兵式中亮相。

廣東的的薛定州帶來了二十架自產的戰鬥機,性能比不上北六省的黑旋風,相較歐洲的飛機卻豪不遜色。廣西和越南發生“邊境摩攃”時,廣東的飛機前去助陣,低空一陣機槍掃射,順便扔幾顆炸彈,別說是越南人,連法國佬都豎起了白旗。

戰爭打了四年零三個月,法蘭西的國庫已經空了,為了緩解國內矛盾,恢複經濟,《凡爾賽合約》簽訂後,法國政府就開始裁減軍備,國防預算也一個勁的往下減。本土尚且是這樣,殖民地軍隊更不用提。即便有飛機,也主要負責偵查任務,碰上專門為了戰鬥設計的華夏戰鬥機,也隻有挨揍的份。

經過這次戰鬥,兩廣倒是結下了交情,連帶著貴州的唐廷山,拜把子做了兄弟。

雲南的龍逸亭和四川的劉撫仙是老交情,湊到一起結伴進京。兩省的兵哥坐在一列火車上,交流最多的,就是到國外打仗時的見聞。

老兵們講得口沫橫飛,新兵們聽得入神。有聽不懂的方言,直接用手比劃,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和自己人打算不得本事,把往日欺負咱們的外人揍趴下,那才是真英雄!”一個在康布雷戰役中立功的滇軍,翹起了大拇指:“是這個!”

“那幫洋人忒不實在,打了勝仗就每人給塊牌牌。開頭老子還挺高興,誰知道跟發蘿卜似的,不稀罕。”

“咱們吃的用的都是國內給送的,有好東西送來還差點給扣下。”

“還是上峰發火,不給東西不打仗,才送了幾車東西。”

“洋人的東西也不怎麼樣,他們那罐頭,我吃了一口不想再吃第二口,都給了那幫俘虜。”

“俘虜?”

“對,德國人,說起來,德國人打仗也厲害。打槍,拚刺刀,他們直接上鐵鍬……”

兵哥們越說越起勁,聲音也漸漸大起來。車廂連接處,一個營長攔住了想去管一管的參謀,掏出口袋裏的香煙,“抽一根,弟兄們高興,又是車上,就別管了。”

另一節車廂裏,龍逸亭和劉撫仙湊到一起,話題也不外是打仗,辦廠,本次閱兵。

兩個老兵痞子說到高興處,還想喝上兩杯,結果被兒子攔住。

“父親,馬上就要到京城了。”

“爹,聽說車站外都是記者,拍照片登報,不好看撒。”

在隔壁包廂的兩位夫人派了丫頭來“探聽”消息,得知督帥被少帥勸住才拍拍胸口,鬆了口氣,要是真喝得醉醺醺,可就鬧笑話了。

“好在有淵兒他們。”

“大帥也是高興。出發前,班禪大師接了政府的任命,說年底要進京拜會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