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奮,三一反日大起義很可能提前爆發。駐紮在新義州的第三師接到命令,必要時,可對苦難中的朝鮮人民提供“幫助”。
二月三日,和白軍攻占了莫斯科,大部分的蘇軍被擊潰。喀山率領的師負責殿後,經過激烈的戰鬥,開始向莫斯科東部撤退。
同日,在巴黎和會上的展長青接到國內的電報,一改之前旁觀姿態,正式參與進了戰勝國紅利爭奪,並就“日本問題”提交了議案。
曆史的進程,於此時,又拐了一個彎。
第二百四十章
民國十年,公曆1919年2月6日,巴黎,凡爾賽宮
參加巴黎和會的華夏代表團團長展長青,終於在和會上第一次發言。
從一開始,展長青即表示,華夏無意瓜分歐洲利益和德國海外殖民地,對同盟國的戰爭賠款也沒有太大興趣,在英法美拍桌子時,一直沒有摻和進去。
法國想要取得歐陸霸權,主張最大可能的削弱德國。殖民地要分,領土要割讓,賠款也要給,最好能一勞永逸,讓德國徹底趴下,再也站不起來。
英國希望維持海上霸權,主張一定程度內削弱德國,並不願意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
美國的野心更大,世界霸權。甭管是英國的海上霸權,法國的歐洲霸權,美利堅都虎視眈眈。除此之外,美國對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也有相當大的興趣,美利堅需要更多,更廣闊的市場。
意大利的要求很簡單,英法必須實踐戰前的諾言,將阜姆和達爾馬提亞交給意大利。德國的戰爭賠款,意大利同樣要分一杯羹。
相比吵得不可開交的英法,和稀泥順帶挑撥的美國,蹦高叫嚷著英法兌現承諾的意大利,華夏的表現簡直紳士得不能再紳士,以至於展長青終於起身發言時,無論英法還是美意,都停下了爭執,想知道華夏到底想要些什麼。
“華夏一向與人為善。”展長青笑容得體,開口便再次強調,華夏不會動歐洲人的蛋糕,“我方希望,除德奧等國外,另對日本加以製裁。”
日本?
英法意三國代表麵麵相覷,美國威爾遜總統也有些驚訝,不過,華夏提出製裁日本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很快,威爾遜就決定站在華夏一邊。
“雖然日本加入了協約國,但在戰爭期間,可對聯軍提供了任何幫助?”
物資?日本自己都窮得快揭不開鍋了,哪來的糧食送去歐洲。
派兵?日本陸軍被華夏揍得滿頭包,海軍的戰艦開不出海港,想去西伯利亞走個過場撈點好處,也因為
“美國沉船”和“菲律賓事件”泡湯。
很顯然,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戰爭期間,日本是否做出了不利於聯軍的行為?”展長青繼續說道:”或是對協約國成員表示出了不友好?”
眾人的目光同時轉向美國,美國總統威爾遜點頭,證實了展長青的話。
擊沉美國商船,還到菲律賓去三光,何止是不友好,簡直是良心大大的壞了!
展長青接連拋出幾個問題,根本不需要費勁說明,日本的形象就已經相當難看了。
“我提議,對疑似與同盟國勾結的日本加以製裁!”
參加巴黎和會的共有二十七個國家,一千多人,全權代表七十人,每場會議召開,並非所有代表都會列席。英法美意華五國會議,主導了整個和會的進程。
當日本代表被通知參加二月八日的會議時,西園寺公望和牧野顯紳都感到有些不妙。日本在和會中僅獲得兩個席位,在不久前還差點被“剝奪”,導致他們在凡爾賽很難得到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