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出殯的隊伍(1 / 2)

這一行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有二十幾號人。最讓我奇怪的是,隊伍前麵的幾個人舉著什麼旗子,旗子是白色的,比較顯眼,我一眼就注意到了。舉旗的後麵的人紮堆在一起,也不知道是隊伍行進的陣形還是什麼,看不清楚。我冷汗不停往外冒,這群人到底在幹什麼啊?

我讓秦一恒確認一下,這到底是不是活人。他死盯著那群人,半晌才開口,聽語氣也是很驚愕:“看樣子像是出殯的隊伍,前麵扛的是引魂幡,後麵幾個人抬了口棺材。”

他話音還沒落,我就感覺身上的寒毛一根接一根立了起來。誰聽說過半夜出殯的?按理都是清晨啊,不趕著天亮借陽氣,不怕招了什麼汙穢?而且你出殯就出殯吧,怎麼不用個照明設備啊,摸著黑走這麼遠?

我徹底蒙了。秦一恒也沒琢磨出什麼來,猶豫了一下,就壓低聲音說要我在這裏等著,他再走近一點兒看看。

坦白說,見到這樣的情形,我是真沒膽量跟著他往前衝,可又一想,我一個人留在這兒也是心驚膽戰,還不如放開膽子一起去,起碼還有個照應。跟秦一恒表達了一下態度,他也沒反對,隻是囑咐我一會兒有情況就趕緊跑,說著就率先朝前摸了過去。

出了這個樁子,前麵又變得開闊,基本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幸好我倆今天穿的衣服都是暗色調的,不管對方能否發現,起碼自己覺得安全點。又往前探了十幾米,秦一恒就叫我趴下,再往前走,實在太近了。

我心都跳到嗓子眼兒了,朝那邊看了看,對方似乎在休整,看架勢並沒有到他們的目的地。我們往遠望了望,現在的位置估摸已經到了三期邊緣,再往前走就是幾棟黑漆漆的樓,也隻能看個大致輪廓。我回憶著規劃圖,應該是整個樓盤外圍的商業建築。

我心想,難道他們要去那兒?否則可就要出工地了。我低聲跟秦一恒交流了一下,他耳語道:“這群人應該跟開發商有點關係,這一路過來,即便是沒建完的樓盤,那也得有打更的人或是民工宿舍,這建築工地裏可是有不少鋼筋之類的建築材料,沒人看管太說不過去了。”

我如夢初醒,之前一直忽略了這一點。說話的工夫,那群人又開始動作,照舊還是不緊不慢地前進。我倆耐心地等對方走得差不多了,就又跟了過去。

半走半爬地跟了十幾分鍾,我渾身上下已經開始酸疼。這行人還真是奔著那幾棟沒修好的商業建築去的,最後停在了樓邊。我倆耐著性子耗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迂回了個彎湊到了牆角。

這個位置,看得比之前要清楚很多。因害怕對方有所察覺,我倆都不敢貿然探出頭去,隻是隔個十幾秒就瞄上一眼。秦一恒看完了就在我耳邊低聲問我:“你仔細看看,棺材裏是不是爬出了什麼東西?”

他這話說得輕描淡寫,我聽來卻是平地驚雷——棺材裏麵爬出來的?詐屍了?害怕歸害怕,但按捺不住好奇心,我還是壯著膽子把腦袋探了出去。

果不其然,正有一個人影從棺材裏往外爬,這時候多半個身子都已經探出來了。我倒抽了一口冷氣,轉過身想問秦一恒這是怎麼個情況,可又不敢大聲喊出來,把我噎得很難受。

沒想到秦一恒卻笑了,告訴我不用害怕,那個肯定是大活人。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這整個就是一個局,估計棺材裏的人要不就是很迷信,聽了誰給的法子,要不就是病入膏肓走投無路了。這整個局,其實在玄學裏很常見,這在方術裏叫“出鬢”或“壽拐行”。這裏的“出鬢”是鬢角的鬢,跟“出殯”同音不同字,估計當初也是故意這麼取的。這在古時候是個續命接壽的招,倒是很少聽說有人成功。之所以叫“出鬢”,就是整套流程跟這個人死了之後真正的出殯一模一樣,不過,最後下葬在棺材裏的隻有這個人的頭發,為的就是欺騙一下來取魂的小鬼,讓小鬼們誤以為此人已死,魂魄已經散盡。一時半會兒沒發現,這人就打一個時間差,又多活個幾年或是數月。另一個稱謂“壽拐行”也是一個意思,大概是想說這個人的生命又拐了一個彎,還能繼續一陣子。

不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倘若有機會見到這個人掌紋上的生命線,肯定用針蘸著朱砂刺了幾個拐點。這個其實不能稱為標準的方術,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民俗,不過已經很簡化了,多半隻是讓至親在家裏假哭一下喪而已,圖個心理安慰,基本沒什麼作用。像這些人做得這麼詭異的,他還是第一次看見。

秦一恒說到這兒,又看了一眼那群人,才繼續道:“至於那些鞭炮,現在也隻能猜測,應該是用來驅趕孤魂野鬼的,很多地方出殯前都會放鞭炮,這叫作‘驚蹄’,一來提醒那些孤魂野鬼讓路,別找麻煩;二來也是招呼附近的遊魂跟在出殯隊伍後麵領陰錢。而陰錢一路撒到下葬的地方,也正是出於此。這群人並沒有撒陰錢,不知道是事先就這麼安排的還是有了紕漏,原本前麵引魂幡打著,就更應該放炮開一開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