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凝想了想,問:“是因為賜婚?”
“並不全是。”說著,賢貴妃打發了身邊的丫鬟,等門關上,才繼續說道:“當初皇上遇險,溯兒走火入魔,你以為隻是敵方人多勢眾?”
冉凝一愣,眉心也微微皺了起來,看來這中間還有其他事。
“其實是因為嫂子的兄長譚鋒出賣了皇上的行蹤,才讓敵方有機可乘。若不是溯兒走火入魔救了皇上,別說譚家上下要滿門抄斬,就連鎮北侯府和本宮都要遭殃。”說到這些,賢貴妃的表情嚴肅了許多。
冉凝怎麼也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麼一出,“請娘娘明白告知,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次皇上禦駕親征,路上由譚鋒負責隊伍的總調度,想沒想到他串通了敵軍,為了榮華富貴,要至皇上於死地。聽說將皇上圍困後,譚鋒與敵方的將軍談話間頗為熟稔,也承認了串通敵軍刺殺皇帝的事實。敵國給他開出了優厚的條件,說會迎娶譚菱為後,封譚鋒為相,一輩子榮華享用不盡。以譚鋒的能力,在北鑫做個五品將軍就已經到頭了,他那人又很是貪財好色,這種條件他自然不能放過。”說到譚鋒,賢貴妃依舊恨極了,畢竟那是要殺她夫君之人,“溯兒為救皇上,走火入魔,親手將譚鋒扯成了兩半,又擊退了敵軍,的確是大功一件。後經查明,這件事譚府上下都無人知曉,全是譚鋒一個人所為,皇上看在鍾溯的麵子上,饒了譚家不死。溯兒孝順,不願讓嫂子傷心,便求了皇上不要提叛國一事。而嫂子得知其兄長是死在溯兒手中,對溯兒也是又怨又恨。溯兒也沒多解釋,但本宮很清楚,他求皇上饒恕譚家其他人,也是為了他母親。如果譚鋒是以叛國論處,那他母親從此也沒有了立足之地。皇上感念他的孝心,就應了他的要求,對外隻說譚鋒是戰死地,但暗地裏譚家人是再無入仕的可能了。”
“母親就這樣一直誤會夫君?”冉凝皺著眉問。
賢貴妃歎了口氣,說:“溯兒在用自己換嫂子在京中立足,否則我大哥恐怕就得將嫂子休回譚府去,才能守得鎮北侯府平安。而嫂子覺得對不起譚夫人和譚菱,畢竟譚鋒是被溯兒殺的,所以才想極力彌補,讓譚菱進門。”
“這件事如果告訴母親,母親也應該可以理解吧?”鍾溯的孝心她明白,但母親掌管府中事物多年,這點承受力還是應該有的。
賢貴妃搖搖頭,說:“若嫂子知道,以嫂子的性格定會自請下堂,到時候譚鋒的事怕就瞞不住了。若譚夫人知道真相,以她那種激進的性格,肯定會鬧起來,鍾溯的打算就全白費了,傳開了朝臣們會覺得皇上偏心,對鎮北侯府也有影響。”
冉凝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所有人都在顧全大局,所有人都看重皇上的恩寵和信認,可誰來在意鍾溯的感受?鍾溯也一心為了侯府,但他也會累,卻沒人真正為了他算計。
“多謝娘娘告知。”冉凝覺得再多話也比不過她對鍾溯的心疼。
從宮中出來,鍾溯問冉凝,“回府還是想逛一逛。”
冉凝想了想,說:“時間還早,去一趟琴茗館吧,我想去借些書。”
“書房裏的書不夠你看?”在鍾溯看來,冉凝帶回來的那些書,少說夠看三年了。
“我想借一些譜子和關於南炎風俗的書,這次迎接南炎使臣,樂卿說最好能做出一支新曲來。”
鍾溯點點頭,吩咐小五前往琴茗館,這個地方他從未去過,小五和車夫大約也不認識,不過冉凝可以指路。
冉凝的到來引起了不少館中才子才女的注意,他們都知道冉凝已經成親了,這也是冉凝婚後第一次到琴茗館來。而看到她身邊跟著的鍾溯,大家也不難猜出他是何人。
琴茗館的老板聽說冉凝來了,也迎了出來,笑道:“鍾少夫人可是許多沒來了。”
冉凝向他問了好,笑道:“近來事忙,今日正好得空,就過來看看,順便想借幾本琴譜。”說完,冉凝給鍾溯和老板彼此做了介紹。
“久仰將軍名聲,今日得見,三生有幸。”老板是個會說話的,也不提什麼折戟書生那一茬兒。
“客氣。”鍾溯的態度依舊冷淡,似乎對除了冉凝以外的人,他都是這一副態度。
“老板可有空的琴房?”冉凝問。
“鍾少夫人來,自然是有的。”老板笑著讓小童給安排。
冉凝道謝後,牽著鍾溯的手隨小童上了樓,她帶鍾溯來這兒,找書是次要的,主要是想讓鍾溯放鬆一下,精神總是繃緊,總有一天會斷的,而那並不是她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