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試曲(2 / 2)

等人都到齊了,樂卿才開口道:“今日晨會,本卿要說一下下個月賢貴妃娘娘生辰宴請一事。獻給賢貴妃娘娘的曲子至今未定,時間不多,我們禮樂司必須抓緊時間,否則到時聖上怪罪下來,不是禮樂司能擔得起的。所以即日起三日內,所有未交上新曲的人都必須交上一曲,不準敷衍糊弄,禮樂司不養無用之人。”

“是。”眾人齊聲應道。

其實樂卿的這個要求讓許多人都犯了愁,之後的三天肯定會有不少人寢食難安。

沒有其他事,樂卿就讓大家散了。冉凝走進箏室,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準備練琴。琴室按樂器劃分,冉凝最擅長的是古箏,自然被分到了箏室。這裏用隔斷隔出一個個小琴室,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算是互不幹涉。

冉凝並沒有為交曲子的事犯愁,昨天一天沒摸琴,實在讓她有些手癢。於是在試過音後,隨意地彈了一曲小調。這台新琴彈起小調似乎少了一些輕快,但又別有一番韻味,就像詩人歸鄉一般,雖故鄉如舊,但心境卻早已不同,而家裏的那台琴彈出來的則更像孩童眼中的故鄉,留給他們的不是思念,而是一種五感上的記憶。

即便隻是不起眼的小調,冉凝的每一次撥弦,都像撥進了聽者的心裏。這是天份,更是彈琴人都對琴、對曲、對當時心境的理解和詮釋。不知不覺中,箏室裏原本各彈各的有些雜亂的琴音慢慢都消失了,隻剩下冉凝的琴聲。箏人們都被這一曲小調吸引,想將它完整聽完。作為練習曲,他們更喜歡挑一些名曲,來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所以冉凝這種小調在這裏無疑是突兀的,卻又難得的好聽。

冉凝並沒有注意這些,等一曲終了,她才微微笑了一下。她喜歡這台琴,比她想像中更能表達出她想要的意境。

等到午飯時,箏室裏的人對冉凝的態度明顯不同了。她們動主來到冉凝這邊,一起吃飯之餘,也熱絡地討論起琴技與曲子上的事。

像善於琴棋書畫這類人,在達到一定高度後,往往都有一種清高,同樣,也會有對比自己厲害之人的認同和欣賞。這種清高讓他們不願同流合汙,為權勢自我貶低,而這種認同和欣賞的謙虛,也會讓他們變得好相與許多。

那一曲不起眼的小調,已經讓這些人對冉凝有了新的認識,一些之前聽過她在古箏方麵的造詣的的人也對她更加認同了。不知不覺中,冉凝收複了不少人心,她既沒有受寵若驚,也沒有妄自菲薄,這些並不在冉凝的預料,但她卻明白這就是人心。

交曲的時間緊迫,又是冉凝到禮樂司後的第一件要緊事,所以她也不敢有半分怠慢,開始盡心盡力地作曲子。

北鑫雖偶有戰事,但與開國時相比,已經算是國泰民安。詳樂之中,百姓對平日的生活就有了更多的向往和要求,曲子作為最基本的娛樂,與戲曲一樣,很受百姓喜愛。畢竟棋、書、畫想欣賞得來,都要有一定的基礎。但聽曲兒並沒有這麼苛責的要求,最簡單一點,曲子好不好聽,但凡一人,都可做出自己的評價。

所以曲文化也就這樣盛行起來,譜新曲更是所有擅於樂器之人都會做的事。北鑫鼓勵新曲,曲既可以使人放鬆,亦可以鼓舞氣勢,作出一段好曲,是每個擅於樂器之人的驕傲。

在這樣的環境裏,冉凝自然也喜歡沒事譜一些小曲子,偶爾彈奏,愉悅身心。這次樂卿的要求雖來的突然,但好在冉凝有些經驗,倒也沒慌。

三日後,冉凝如期將譜子交了上去,審核由樂卿及左、右兩位尚樂來做,這就無需冉凝操心了。冉凝也沒把這件事放心上,畢竟她是初來乍到,有些場合需要什麼風格的曲子她還有些拿不準,所以這個譜子對她來說隻能算是試水罷了。

宮中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冉凝沐休的日子。與卓司樂說了一聲,冉凝就乘轎子回了萬平伯府。

碧竹知道她今晚回來,早在門口等著了。冉凝明天可以在府中留一天,次日一早再進宮便可。

軟轎落在萬平伯府門口,冉凝下了轎。

“三姑娘。”碧竹高高興興地迎上來扶著她。

冉凝笑了笑,說道:“我不在這幾日,府中可好?”幾日不見,她也有些想這個小丫頭了,畢竟是從小就跟著她的,也從未分開過這麼長時間。

“都好。”說到這兒,碧竹的笑意一斂,似有些不高興地壓低了聲音,說道:“大姑娘的好日子要近了呢。”

冉凝的笑意未減,也沒多說什麼,讓碧竹扶著進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