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光棍雖然難看了些,不過李班頭也沒怎麼在乎,京城裏的半掩門數不勝數,憑他手裏的實權,隻要不是行業裏的翹楚就能隨便睡,豈不比找個黃臉婆舒服多了,自在多了!
隻是,這段日子李班頭也沒法自由自在了——站班皂隸的班頭老趙,三年前就將閨女送給了老爺做了妾,之後又過了兩年多,也就是去年,那趙老頭就退休榮養了,還將他的兒子安排接了班。
小趙曾經在李班頭手底下混日子的,當時李班頭就看他不順眼,覺得小趙班頭扭扭捏捏的,就是個廢材,沒少找他麻煩。
可風水輪流轉,現在人家上位了,就輪到李班頭處處受著掣肘了……
李班頭是個粗中有細的老捕快,他也知道要拉攏好衙門裏的關係,從鈴鐺那裏得到的手工皂他也用不上,拿了手工皂回到衙門,他就給幾個書吏文案分了。
那些同僚用了一陣子的手工皂,都覺得這東西還不錯,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問李班頭那‘澡豆子’是哪兒來的。
李班頭原本隻是隨手而為,也沒想到這些個‘澡豆子’能起什麼大用,雖然平日他和這些個‘掉書袋’的關係一般,可現在卻正是用得著他們的時候,見到這個機會,又怎麼會不上心?
隻是再上心也沒用,他根本就找不到鈴鐺……
好在李班頭的手下還有一幫兄弟,撒開網來,沒兩天就尋到了林如海的小店。
李班頭興衝衝的就去了林家雜貨,這一看才知道兩人竟是老相識。
李班頭要的手工皂也不多,隻是十幾塊,售價算下來不過200文上下,成本當然更低。
對於官麵人物,林如海巴結還來不及,肯定不會收錢,權當是送個人情,可不成想,這事兒卻成了一係列變化的起點。
李班頭回了衙門,又將那些手工皂散了出去。
為了賣人情,顯示自己門路過硬,李班頭執意不肯收錢,隻說這些手工皂是他尋街時有熟識的商人送的,值不了幾個錢——林如海的小店就在京城裏,雖然偏僻了些,也不是隱形的,遲早都會有人找去。
看問的人多,李班頭幹脆把林家雜貨的地址說了,還加了句提自己能打個折。
這手工皂比市麵上的澡豆子便宜還好用,那些個同僚聽了地址,自然要去多買些,他們去買手工皂,要的就不隻是這麼一小塊了。
那年月,親戚之間互相走動的本就比現在頻繁得多,關係也更親密,何況現在年關將近,上門拜年的時候總是要拿些禮物的。這些小吏們可不是林如海家的那些窮鄰居,林家小店的手工皂不貴又實用,而且還是個新鮮物,拿來當禮物正合適。
鄰家小店的手工皂竟然一下就打開了知名度,沒幾天,林如海店裏的存貨就被清空了,林如海連著補了幾次貨,清光了林婉兒在這半年裏製作的大半庫存。
林婉兒每收一兩銀子,林如海就能賺到二兩,隻是過年前後幾個月的功夫,林家就賺了不少,手頭一下子便寬裕了起來。
家裏的日子好了,本來隻準備過窮日子的墜兒也就多了幾分小心思,衣服首飾已經不能滿足她的虛榮——鈴鐺當年都有丫鬟,憑什麼她沒有啊?為此,墜兒又磨了林如海小半年……
林如海實在是窮怕了,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不願意花這錢,隻是眼看著家裏銀子越來越多,林如海的心也開始飄了起來,幹脆一咬牙,找了人重新收拾了老宅,又去牙行買了一個丫鬟一個小廝,硬是在這貧窮的南城裏混出了一副老員外的做派。
還說李班頭,他知道衙門裏好多人去林家雜貨買肥皂,開始也沒當回事兒,可才過去大半年,他就發現林家竟然翻新了老宅,林如海還買了丫鬟、小廝,這就讓李班頭有點撓下巴了。
李班頭在衙門裏時間久了,什麼人沒見過?什麼事兒沒聽過?
不用想就知道這林家定然是走了狗屎運,靠著肥皂發了筆橫財。
對於林家的底細,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林家可沒有什麼後台,看樣子,這是又有肥肉送上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