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的推辭一下子就把林如海的話都給憋了回去。
林母見鈴鐺如何都不肯來侍候自己,跟兒子說過了也沒用,本就對鈴鐺有意見,現在更是看她不順眼,於是就開始一個勁兒的罵兒子,逼著兒子休妻。
這件事林如海都不敢和鈴鐺提起,自己的事兒自己知道,他根本就不能與鈴鐺去除籍……
受氣受的多了,他也就不愛往老娘身邊湊了。
林母一個人兒躺在床上,見兒子也越發的冷淡,心裏更加難受,時不時的便開始就罵街,簡直比當年林老爹的作風更甚了幾分。
就這麼又過了幾天,鈴鐺臉上的淤青終於漸漸消了,林如海也是徹底熬不住了,才求著鈴鐺去怡情院找找門路,順便領個丫頭回來。
仔細的擦了兩層粉,確認身上沒了傷口,鈴鐺找林如海要了十兩銀子才出了門。
原本鈴鐺打算著,這買丫鬟的錢自己出,可才這幾天就發生了這麼多事兒,何況現在林母吃藥花錢如流水,鈴鐺心裏當然會有些意見,這錢要的就理直氣壯了。
林如海原也不想拿錢,可這兩天自己順著老娘的意思,實在是把鈴鐺給得罪狠了,現在還指著鈴鐺去談生意合作,恨不得把她供起來當奶奶拜著,也隻能咬牙掏錢——林家的家當大頭都在鋪子裏,再算就要數京城這小院兒了,現銀攏攏也不過二三十兩,這幾天賬麵就空了一大半兒,把林如海心疼的直上火,牙根子都有點發酥了!
且說這鈴鐺,她算是怡情院裏出來的,在她心裏,這趟就算是回門兒了,頭次回娘家可不是小事兒,鈴鐺自然不肯失了麵子。
先去裁縫鋪子看成衣,花一兩銀子買件錦緞的短襟,再花二兩買條百褶的襦裙,搭上一雙小船靴,再去首飾鋪子買個3兩的銀鐲子(一兩34克),在發髻上又墜了幾朵鮮花,最後又雇了一台雙人抬的小轎子,這才風風光光的回了怡情院。
談代售的事兒也很簡單,前文就有說過,這時代的失足婦女是不允許私自收客人銀錢的,不然被管事嬤嬤搜刮出來就要直接收走了,那些紅牌小姐們更不會去觸犯這條鐵律,既掉了自己的身價,又會讓那些客人們認為自己一身銅臭。
不過無錢寸步難行,所以小姐們總會把用不上的東西換成銀兩,而這就是紅牌小姐的特權,管事兒的也不會去搜查那些名氣很大的小姐,平白的得罪人,反倒可能會增加損失。
往常那些小姐們也隻能讓丫鬟把東西送到當鋪去,能換回實價三成的銀子就算是好的,林如海這邊通常用八折的價格賣了,小姐們能分八成利,算下來就能拿到原價的六成現銀,雖回本慢些,但也不著急用錢,又比送當鋪實拿的銀子高出一倍,哪個還能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