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俠之大者(1 / 2)

啊呀呀,發財了!

瞧著擺在桌上琳琅滿目的一堆,有龍頭銀票,有金銀財寶,甚而還有房屋地契,亂七八糟的擺了滿桌都是,瞧著當真是珠光寶氣、流光溢彩,饞人的緊。

陳毓坐在中間,秦喜則埋頭清點,至於趙城虎幾人則肅然守立一旁——

都說抄家縣令、滅門令尹,今兒個算是親眼見識到了。

本來動身前大家夥還頗為憂心,實在是東泰人有名的無賴彪悍不要臉,苜平縣更是自來被視為窮山惡水之地,想著陳毓這麼個白嫩嫩的小狀元,可別要被人嚼吧嚼吧生吞活剝了吧?

再沒想到,陳狀元才是真的深藏不露。

瞧瞧這手段,瞧瞧這成果,這才到任幾天啊,整個苜平縣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百姓言必說小狀元,話必講陳青天,陳毓的知名度愣是直逼大將軍嚴釗,說出話來那叫一個應者雲集。

連帶的幾人出門買個包子都會被多塞給倆當添頭,這般受人愛戴的情形,當真跟從前在鎮撫司做事時人人當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的局麵天差地別。

“總共五萬一千六百五十二兩。”喜子終於清點完畢,轉身向陳毓回稟。

又想到什麼,忙向自己懷裏摸:

“這兒還有五千兩銀票——”

趙城虎幾人也個個躬身向前,每人手裏捧了張銀票——話說那姓阮的老小子還真不是一般的有錢。這幾日可不獨秦喜,他們也都發了筆小財。若然之前,說不好幾人就全都揣兜裏了,可見識了陳毓的手段,卻是不敢私吞。

卻被陳毓擺手止住:

“不用。他們既然送來了,你們隻管拿著便是。”

“多謝大人。”趙城虎幾人齊齊道,聲音裏全是振奮和心悅誠服。跟著狀元郎做事果然痛快,看不順眼的人隻管狠狠的打,打完了人啥事沒有就等著悶聲發大財罷了,連帶的還能收獲一片頌揚之聲。尤其是狀元公身上不用於一般迂腐文人的爽利脾氣,真是對胃口的緊。

“至於其他的銀兩——”陳毓思索片刻,很快決定好了銀子的歸屬——

一部分用來賠償百姓,一部分上交到州府,還要留一些給東夷山上的鄭家送去。

想著又額外拿出五百兩銀票遞給趙城虎:

“這張銀票給李家送去,作為朝廷對英烈之士的撫恤和褒獎。”

說到這裏,眼睛中分明有怒火一閃而過。

陳毓所說的李家,正是剛被提拔為縣尉的李獻的家族。

李家乃是苜平縣第一大家族,後輩子弟允文允武,家族中不獨出過文進士,更曾出過武狀元。因苜平縣特殊的地理形勢,李家祖上開設學館之外,更開了一家仁義武館,平時鍛煉筋骨,待得發生戰爭,仁義武館立時就成為大周邊軍中最鋒銳的勁旅。

每次東泰叩關,李家必是第一個投身戰火中的家族,為國為民,戰死在疆場上的不知凡幾。仁義武館也因此天下揚名。甚而先皇都曾親賜詔書褒揚。

可就是這樣一個本應受人敬仰的節烈家族,近年來在苜平縣的日子卻是舉步維艱。家族子弟一再被官府邊緣化,凡是李姓子弟仕途之路不是一般的艱難,比方說李獻,雖是名次靠後,可好歹也算是進士出身,在縣衙中的官卻是越做越小,甚而前些時日差點兒被杜成直接趕出去自己吃自己。

更別說還有一撥又一撥的東泰武士打著“比武切磋”的名義打上門來,李家子弟被打傷打殘的何止一個兩個?

昔日英雄竟是眨眼間陷入人人得而欺之的可悲境地,而為了所謂的東泰大周和睦友好大局,苜平縣也好東峨州也罷,竟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替李家說句公道話。

以致短短幾年間,李氏家族便分崩離析,家中子弟或流落他鄉,或留在苜平艱難度日。至於由李家開設的曾在東泰和大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曾經是大周武者榮耀所在的仁義武館,也被東泰武士當做靶子一次次的針對、打擊後,堪堪落入行將關門的悲哀境地。

而這,也是陳毓不齒二皇子並嚴釗之流的根本所在。

畢竟,皇子爭位曆朝有之,可無論如何都必須信守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不得幹犯大義。

從古至今,但凡想要借由外族勢力上位的,即便最後能問鼎至尊之位,也莫不是拿割地賠銀等種種屈辱條件獲得,更不濟的,還有索性連大好河山都拱手送給別人的。

而這些屈辱和不公,最後卻是全被轉嫁到百姓身上。

上一世大周可不就是做了引狼入室的蠢事?隻彼時東泰羽翼已成,再想隨意驅逐卻已是萬萬不能,以致東部近半河山陷於連綿戰火之中,百姓十室九空,屍骨漫山遍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