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如何較準確地判斷出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有時真不能單純地聽他說什麼。心口不一的情況時時存在。但是,請記住:人說出的話可以編造,但說話時的體態是騙不了人。人的慣性動作“出賣”了他的掩飾。

要達到精準“閱人”的境界,你就得像偵探一樣,善於捕捉任何一個被人忽略的細節——它們被人忽略,正是因為是人們無意識、下意識表現出的,被人認為習以為常的動作、神態,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細節才成為會說話的動作,成為你精準“閱人”的準確切入點。

張藝謀執導《秋菊打官司》時,有些媒體報道拍攝的小花絮,其中有一則叫《一句話導演》。說的是影片故事中的村長第一次被司法人員帶去審訊時,支支吾吾地想掩蓋一些事實真相,為自己推卸責任,連續拍了十幾遍都感覺演員的表演不到位,張藝謀此時已說得口千舌燥。這時,攝影師提醒“村長”:“說的時候,下意識地摸摸嘴巴。”僅僅增加了這一小動作,接下來的拍攝,一遍通過。實際上,這個小小的動作,所流露出的信息,就是“此人不誠實”。

在人際交往中,如何較準確地判斷出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有時真不能單純地聽他說什麼。心口不一的情況時時存在。但是,請記住:人說出的話可以編造,但說話時的體態是騙不了人。通過觀察他人的體相,來洞察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僅能及時識破一些人的騙局,戳穿他人的謊言。如果你是位領導,能幫你決策果斷,提高成功率,贏得下屬的心:如果你是位業務員,能及時捕捉客戶的所思所想,服務到位,贏得客戶的認可,提高銷售業績;如果你正在追求理想中的情人,你可以不聽對方的任何表白,就可以揣測出你追她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你需要擁有一雙“慧眼”,時刻保持警覺,抓住細節。

“點頭”和“搖頭”這兩種頭部動作所持的肯定和否定的態度,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不管人類的智慧進化到了多麼高深的程度,這種人類骨子裏的東西,是誰想有意掩飾,都掩飾不了的,可以說無法根除。基於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觀察一個人對某種事情或持肯定態度,或持否定態度就有了觀察判斷的依據。

如果你是求愛的一方,問對方究竟愛不愛你時,請你不要把注意力隻放在他說了什麼,還要仔細觀察他在回答你時,他頭部自然流露出的動作與他的回答是否一致。當他表示同意你的觀點,或接受你的愛時,你注意觀察他的頭部動作,如果是發自內心的,所持的是肯定態度,他會伴有微微“點頭”的動作。麵對這種情況,你對他持完全的信任沒問題。如果他在肯定地回答你時,你發現他的頭部沒有點頭的示意,甚至伴有“搖頭”的跡象,可以判定他是“口是心非”。那麼,在以後的接觸中,要對他加以提防。

手掌的動作會傳遞出許多的信息,其中手心朝上與朝下,傳遞的信息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手心朝上一般傳達的是積極的、坦誠的、正向的信息;而手心朝下則傳達的是否定的、消極的、被動的肢體語言。想要發覺一個人是否坦誠,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觀察那人手掌的動作,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飼養的狗在向人表示順從或向別的狗表示屈服時,會仰起頭暴露出它的喉部,人則是用手掌來表示類似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