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舉止:售貨員進入商店,便是以商店的主人身份出現,應當時時、事事、處處表現出本商店的良好的精神風貌。以下一些場合裏的行為,雖不在櫃台內,但其舉止對表現商店的風範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揩櫃台保持櫃台、貨架的幹淨整潔是美化店容店貌的重要工作,售貨員在櫃台前沒有顧客時,經常揩揩櫃台,可以表現出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商店的責任感。揩櫃台要用沾水後擰幹的抹布,一邊揩櫃台,一邊留心有無顧客走過來。揩櫃台末端與他人櫃台相接處,如果那裏有顧客挑揀商品,應當停下來,不要弄髒了顧客的衣物。必須繼續揩拭時,要禮貌地請顧客讓一讓。
店內行走——售貨員在店內行走要注意禮讓顧客。當顧客人多堵住道路時,應輕聲地說“對不起,請借光”、“勞駕,請讓一讓”。然後從顧客身後走過。與顧客迎麵行走時,要謙讓地主動給顧客讓路。在與顧客同上下樓梯時,應請顧客先上,自己走在後邊。兩人同行走過通道時,不要並行,不要邊走邊聊天,不要手拉手行走,更不可勾肩搭背。售貨員推貨車行走時,最好前邊有一個人開道,及時提醒顧客讓一讓。單獨一個人推貨車時,行走速度要緩慢,前邊有顧客時,要及早提醒顧客,以抱歉的語氣說:“對不起,請讓一讓”、“過車了、勞駕讓一讓”等等。切不可在顧客中間穿行,顯得很沒有禮貌。
售貨員的儀表舉止是其各項內在素質的綜合反映和自然流露。因此,要講究儀表舉止,就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提高業務水平,以良好的時代風貌,向社會宣傳精神文明,促進兩個文明的建設,為開創新風尚作出貢獻。
六、售貨員語言的要求
語言是人際間相互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交際工具。售貨員接待顧客,時刻都需借助於語言。售貨員的語言也叫櫃台語言,不同於社會中的一般交際語言,具有鮮明的職業性。櫃台語言是特定語言環境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易過程中,售貨員所使用的一種規範性語言,是禮貌待客、文明售貨的主要標誌之一。
售貨員能不能很好地運用櫃台語言,直接關係到服務質量、商店信譽和個人形象。售貨員在接待顧客時所用的語言,會自然地表現出本人的品格。禮貌、文明、優美的語言會給人以美感,產生出巨大的魅力,讓顧客心中感到親切和溫暖。相反,語言不當,會使顧客感到受了怠慢,甚至汙辱,導致不必要的矛盾。顧客會對售貨員和商店喪失信心,也使售貨員個人的人格掃地。講究櫃台語言,是售貨員道德高尚的表現,是服務本領高明的標誌。所以每個售貨員都應當講究櫃台語言藝術,根據本人業務特點,研究總結出一套接待顧客的程序化、規範化語言,為樹立商店良好的社會信譽,為維護良好的社會風氣作出努力。
櫃台語言要追求效果,就必須要有利於服務,有利於顧客,有利於商店聲譽。櫃台語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準確明白。語意清楚、明確、完整。說話抓住要領,用詞恰當,通俗易懂。
(二)要禮貌親切。態度要謙遜、真摯,尊重顧客,富有感情,語氣溫和得體。
(三)要文明優美。語言要文雅,形象生動,音調適中、柔和。
(四)要敏捷靈活。不同時間、不同顧客、不同條件語言要隨機應變,巧妙靈活,完美地處理與顧客之間的各種問題。
櫃台語言切忌生硬唐突、粗魯煩躁、諷刺挖苦和低級庸俗。要達到這些要求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會一蹴而就,必須在以下幾方麵堅持不懈地努力:一要提高自己的政治修養、道德修養;二要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和社會常識素質;三要提高業務技術和商品知識。隻有在這三方麵都提高了,才能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成為受尊敬的新一代售貨員。
七、售貨程序語言禮儀
售貨員在售貨的各個程序中,都要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主要有:
(一)開頭語
當顧客走近櫃台時,售貨員首先遇到的是對顧客的稱謂。稱謂要根據顧客的性別、年齡、身份來確定。對一般顧客,可稱呼“同誌”或“先生”。“同誌”是我國解放以來最常用、最普遍的稱謂方式,適應麵很廣,不受性別、年齡、職業和地域的限製。不過,如果能使用針對性強的稱謂,會使顧客更覺親切。如對老年顧客稱“老大爺”、“大娘”、“老太太等;對少年兒童稱”小朋友,小同學小弟弟小妹妹“等。近年來隨著開放意識的增強稱謂發生了一些變化,增加了”先生,小姐等稱謂,顯得比較文雅、謙恭。
稱謂後接著便是與顧客打招呼。打招呼要主動、熱情,要根據不同情況,把握時機,使用不同的語言。比如,看到顧客走過來,售貨員便要關切地看著對方,到了櫃台邊後,便可以打招呼。這時可以說:“您想看看什麼?”或說“您需要點什麼?”而不說:“您要買什麼。”因為這時顧客可能並不想買東西,隻是隨便看看。問他要買什麼,一定會迅速離去的,心裏留下了一絲別扭。問他想看看什麼,沒有催促他購買的意思,因而他會感到自然、親切。對老顧客到來,語言便可“家常”一些。可以先問一聲“您好!”下班了,還可以進一步問候、寒暄:“幾天不見了,您好嗎?”前天買的刮臉刀好使嗎?您需要點什麼?等等,看到顧客比較專注地看某種商品時,可以上前問候:您要看看這個嗎?等等。
好的開頭語,可以給顧客以美好的第一印象,一開始就把顧客吸引住,為一樁生意的成交鋪開了一條道路。
(二)選購時
打過招呼以後,接著售貨員就要根據顧客的要求拿放和展示商品。這時主要是對商品作出介紹和推薦。介紹商品,要實事求是,通俗易懂,不籠統含糊。如顧客問:“潔銀牙膏有什麼特點?”答:“能治病。”問:“治什麼病”?“治牙齒的病,沒病還可以防病。”這樣的回答使顧客不得要領,這筆生意就難以成交。再如顧客問:“這種表質量好嗎?”答:“這種表價格雖不高,但質量還是很好的。”這種回答也很不明確。如果回答說:“這種表是改良後的快擺機芯,準確性不如電子表,但很耐用,式樣不錯,價格也便宜。”這樣的介紹顧客會比較滿意。當然,對商品作不切實際地胡誇亂捧,是欺騙顧客的不負責的行為,應當堅決避免。
介紹之後,可以很自然向顧客作推薦。推薦要對顧客負責,不要強加於人。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推薦,如:“這是老牌子了,質量可靠,您可以買回去試試。”根據您的年齡、體型,這件上衣您穿還是比較合適的。如果顧客對幾個花色都歡迎,又拿不定主意時,可能會問售貨員:“你看我買哪種好?”可以回答說:“我看這幾種都挺不錯的,尤其這一種更適合您用,您看怎麼樣?”這種尊重顧客的語言,讓人比較容易接受。相反,如果說:“你用這種沒錯,買下吧!”或說:“這幾種都好,買哪一種都包你滿意。”這種強加於顧客的語言,會使顧客產生逆反心理,對你推薦的商品產生不信任感。
(三)結束語
顧客購物後,售貨員要把商品輕輕地交給顧客,及時地說:“請您拿好!”當然不要忘記禮貌地向顧客說一聲:“謝謝,歡迎下次再來。”給整個售貨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售貨時的情況千差萬別,售貨員應根據自己崗位的特點,不斷地探索、總結,逐步形成自己富有特色和獨具魅力的櫃台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