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是什麼(1 / 1)

《左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到漢代被改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左傳》是生活於春秋末期的左丘明為了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丘明,春秋末期人,一生隻寫了《左傳》這本書。

《左傳》上起魯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為主要綱目,通過記錄和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解讀《春秋》,一直被當成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巨著之一。

《左傳》自問世成書以來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繼承並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引錄和保存了當時流行的一部分應用文,對後世應用文寫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史學界認為,《左傳》是繼《尚書》和《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先河的重要經典。名著《經學通論·春秋》這樣評論《左傳》:“左氏敘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論,亦當在司馬遷、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經書,可以獨有千古。”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和文學的最高成就,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左傳》不僅是一部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名著。它用精彩、簡練的筆調描寫了許多戰爭場麵,因此也被人稱為“相斫書”。《左傳》文字優美,言辭婉轉。我國著名翻譯家錢春綺先生在談到他的翻譯經驗時說,沒有什麼過人之處,隻是因為能夠熟練背誦《左傳》而已。由此可見其文字的優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