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法家學派的創始人,戰國晚期韓國人(今河南新鄭人),韓王室諸公子之一。
韓非是荀子的學生,說話口吃,所以不太善於言語,但他做的文章相當出眾,就連秦國丞相李斯也對他佩服至極。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向韓王上書,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製、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不過,韓非的主張始終未被采納,他認為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於是便隱退開始著作,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共計十萬餘字。後來,韓非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嬴政非常賞識他的才能便對其加以重用。當時,秦始皇正打算一統六國,計劃中第一個攻打的目標便是韓國。韓非作為韓國公子堅決反對,主張存韓滅趙。由於妨礙秦國統一大計,廷尉將韓非關入監獄,最後逼其自殺。
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學家,但古人認為他的作品主要是寫陰謀,所以將他視為陰謀學家。他有很多著作,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