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講的是什麼內容(1 / 1)

《尚書》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是中國最古老的記言史書。《尚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主要記錄了虞夏商周時期部分帝王的言行,絕大部分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即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尚書》以天命觀念解釋曆史興亡,為現實提供借鑒,要求君主敬德、重民。自漢以來,《尚書》一直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哲學經典,既是帝王的教科書,又是貴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經大法”。

《尚書》還被文學史家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一個文體類別。從文字上來看,《尚書》可謂詰屈艱深,晦澀難懂,但在一些篇章中有人物的聲氣口吻,並且注重語言的形象化以及語言表達的意趣,對於相關場麵也有具體描寫。這既是史官記事散文進步的標誌,同時也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