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自己心裡在聽到這事情的一瞬間,已經很快製定出了一個方案,但就算在此時,他也不忘了想要考教周臨淵,一來是想聽聽他的看法,看自己一直以來寄予厚望的他有沒有令自己失望,來也想聽他說出心裡的想法,如果有不足,自己可以趁此機會指點上他一些,畢竟有人想謀反的機會可並不太多,大周朝一直以來,除了前兩代皇帝才智略有些平庸,對世家門閥太過放縱,以致於讓國家社稷被這些人牢牢把持之外,根本沒出過什麼亂子。
百姓們自然隻想好好的生活,誰能給他們好的生活,隻要能活得下去,那誰也不願意幹那種腦袋別在腰帶上,刀口舔血的日子,雖然這樣說來好像太過無情無義了一些,不過事實卻是如此,更何況,這時代最講究的是君王致上,那些世家門閥就是再想取周氏而代之,可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那也隻是在心裡空想而已。
大周朝到了隆盛帝手上這一代,基本是絕了世家貴族的那種帝王夢想,隆盛帝是一個有大才能的人,不僅將先帝留下的一些爛攤子,在幾十年來慢慢的收拾了乾淨,更是治理得大周朝內治理得井井有條,汲汲營營這麼些年,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隆盛帝可以自豪的說,自己就算不能做一個流芳百世的英明君主,可是稱為一個最為勤勞與守成的君王,他卻是已經夠格了。
這些年大周朝很少有對外的戰事過,連與大漠之前緊張的關係,也因之前決定用七公主和親,而緩和了一些,隻是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又將這種微妙的平衡打破了,隆盛帝心裡雖然覺得麻煩了些,可是卻不懼的,大漠人性子裡豪放粗礦,最信任強者為尊,對他們隻要用武力征服也就可以了,在他上位以來,雖然很少發生戰事,可也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戰事,撕破了臉就撕破臉,更何況從公主和親一事上來說,他根本就覺得自己是沒錯的,甚至是站在受害者一方,就算開戰也是師出有名!
可相比起大漠來說,袁林道那邊麻煩了就不止一兩點,首先一來,江浙一帶的海上流寇都是出自於海上一些島嶼的小國度,這些大多狡猾卑鄙,一直以來都悄悄在海上流竄,打劫海上來往的一些商販們,並時常會騷擾一下大周朝靠近海邊的居民們,時常過來燒殺擄掠,一經得手就趕緊退回海上。
這些人常年在海上混跡,對於打水仗著實有他們自己的一手,而且他們因為常年靠海而居,並且靠的又是海上打劫這一門營生,因此對於海上功夫,人人都是熟練異常的,比起常年生活在大周的陸地軍隊來說,這方麵是一個弱塊,而且大周朝能打水仗的將軍好手著實少,在戰船人手方麵都比不過人家,更為重要的是,國庫裡多餘的銀子並不多,養了西南一邊鎮守的軍士,就已經耗盡了國庫收入的大部份銀子,實在沒多餘的銀錢可以用來再另養一批海軍,以方便抵禦這些海上的強盜們因此這麼些年來,江浙一帶一直是大周朝每個皇帝心裡梗著的一顆刺,撥不出來也咽不下去,想無視他更是不行,無論派去多少官員總督治理,可是這些人無一例外的都消沉了下去,有些是不能製止這些流寇的猖獗,有些則是被膽大包天的流寇們直接暗殺而死,幾代皇帝下來,不知道折損了多少原本年輕有為的官員們,甚至直到後來,人人聽聞江浙總督之位而聞之色變。
這種情況,直到袁林道出現才改變,此人當初隻是西南軍中一名十分不顯的小兵,出身並不顯赫,誰知卻靠著戰功,再加上人會鑽營,並不如一般猛將般死板,而漸漸鑽了出來,在這種人人都不願意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