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懼怕年老
其實,它們都是消極的心態,深藏的潛意識中,直接影響著你的成功活動。如果你的潛意識中充滿這些消極因素,而你不下決心去克服掉它們,你的生命就永遠“不由自主”地“呈現”這種狀態。
三、心態的產生
心態是怎樣產生的呢?安東尼·羅賓說:心態可以說是發生在我們體內幾百萬條神經作用的結果。對於跟自己有關事物所做的反應,就叫做心態,可能會是進取的、有為的,也可能是頹喪的、受抑製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製它。在追求人生目標上,會有成功與失敗兩種結果,差別在於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心態上。
人生所追求的,大半會和心態有些連帶關係。列張表,把你所求的寫上去。你想要愛情嗎?好,渴望愛情就是一種心態,心態是當我們從周圍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訊號送到腦部,因而產生的感覺和狀態。至於自信、尊敬,也都是從我們內心產生的狀態。或許,你想有錢,其實你根本就不在乎金錢的多少,你要的是金錢所能帶來的愛情、自信、無拘無束以及其他。所以追求愛情、追求快樂、追求主宰自己人生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引導和掌握自己的心態。
要引導心態,做出你期望的結果的第一個要訣,就是要知道如何運用頭腦。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運作的方法,頭腦是如何產生心態的。安東尼·羅賓指出,所有的行為都是發自心態的結果,那麼當我們處在進取和頹廢兩種不同心態時,自然會有不同的信息傳送和行為表達了。接著要問,是什麼造成我們的心態變化。有兩個主要的構成因素,第一是內心儲憶;第二就是我們生理的狀況和活動。
每天在你周圍發生不同的情況,你是用什麼角度來看?如何來看?你對自己怎麼說?如何說話?這都會產生不同的心態,做出不同的行為來。例如:當你的愛人晚回家,你是怎麼對待他(她)的?這時你的行為幾乎全看你的心態而定,而你的心態又決定於你內心是如何來看待他(她)遲歸的理由。
如果在他(她)還沒有到家前,你一直想到的是對方發生了一場車禍、全身是血、人死了或躺在醫院裏的情景時,突然你聽到門口的腳步聲,或許會喜極而泣,或許會舒一口氣,或許給對方一個熱情的擁抱,或許問其究竟。這些行為是出自於關懷的心態。然而,你若幻想著你的愛人是因為有了婚外情,或者你一再地告訴自己,對方的遲歸是認為你的時間、感受對他不重要,那麼當對方到家時,你就會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於是,出自於憤怒心態,就產生了另一種行為。
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甲某能以關懷的心態來看這些事,而乙某卻不能,反倒產生不信任和憤怒的心態?或許父母或他人曾有相同的遭遇,其采取的反應對我們所造成了影響。例如,當你還是個孩子時,隻要爸爸一遲歸,媽媽就必然擔憂,其影響就是你也用擔憂的方式來看許多事情。如果你媽媽告訴你,她是如何地不信任你爸爸,那麼你就有可能學會那種模式。因此我們的信心、態度、信念和過去的經驗,都會影響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做出相應的行為來。
安東尼·羅賓指出,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有力的因素,影響我們對周圍的認識和觀感,那就是我們生理的狀況和活動。
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的動作是兩環相扣、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一方受到外來影響,另一方就會自動地受到影響。因此,若要改變心態,就需同時改變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例如,當你的愛人小孩快到家之前,你的生理處於舒適狀態,這時他們回來晚了,你會認為他們是被交通耽擱了;但是,如果你的生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肌肉緊張、極度疲乏或感到疼痛、血糖偏低時,你就會傾向於用負麵想法的信息自動控製自己。
不知你可否同意,當你神清氣爽或身心疲憊時,對周圍會有不同感受?是不是身體好壞會自然地影響你對周圍的看法和做法?是不是內心覺得做得不易或煩躁時,你的肌肉就隨之繃緊?由此可見,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是不斷地交互影響而造成你的心態的變化,從而使你做出各種不同的行為。
因此,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若要能控製並引導我們的行為,就得先控製和引導自己的心態;若要控製我們的心態,就必須控製且刻意引導自己的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假如你在任何時候都能100%地控製自己的心態,就一定能獲得人生事業的成功。
四、心態的力量
我們的腦子曾經通過過濾而保留不時所需或未來用得著的資料,而有意地忽略掉其餘的資料。例如,對同一件交通事故,兩個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論點,甲可能強調他所看見的,而乙強調他所聽到的,彼此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他們也可能從一開始,便用不同的生理感覺器官去儲憶這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