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項事業,都如同一口深井,要掘出成功卓越的清泉,須得花大力氣、下大工夫才行,許多事業終生奮鬥還嫌時間不夠。
一般情況下,追求成功卓越的人,至少在一段時間裏,一定要在眾多的愛好或機會中,選擇一個人生奮鬥的主攻目標進行嚐試。起碼在短期目標的安排上,要明確界定目標的主次。把不能割舍的興趣愛好或機會,當作次要目標去對待。
第二個問題,是事業、家庭、健康、經濟等人生基本需要的目標選擇,何者為主,何者為次?這是個相當難回答的問題。
一般來說,這四者是互相促進、相互依賴、互相牽製的關係,沒有主次之分。必須在人生的中短期目標的安排上,在每天的時間安排上,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全麵合理的安排。比如,一個月中安排四個星期天考慮和照顧家庭生活,每天安排一個小時鍛煉身體,保護健康等等。
一旦做出了全盤的安排,所安排的內容,比如周末玩保齡球或與妻子共商家庭問題,也應該和事業內容一樣,在所確定的時間裏作為你的主要目標。當然,在以事業為主的時間裏,玩球或家庭問題等便不能衝擊事業目標了。
我們要認識到,未來事業上的成功,對家庭建設、經濟富足、身體健康等都會帶來好處;未來事業上的失敗,後麵幾項都可能受連累。所以事業目標當然應該安排足夠的時間作主要目標。
同樣,家庭是人生的港灣,是精神滿足和生活平衡的地方,家庭生活滿意,則事業、健康、經濟也隨之走向康莊大道。反之,則一損俱損。
經濟和健康也是互相促進的,同時對事業和家庭起到促進或牽製作用。
所以,除特殊情況外,一般都應該將以上四者的追求目標做出平衡,在你人生大小目標的選擇、時間的規劃上,做出統籌安排,千萬不要顧此失彼。
2.尋求目標動機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的目標是否源自信念、需求與自然原則?你能通過各種角色而達到事業成功的目的嗎?換而言之,你製訂目標的動機是什麼。製訂正確的目標以前,首先必須明了目標的動機。那麼,如何尋找目標的動機呢?請看下麵這個故事:
羅傑:最近在一次座談會中,我將信念與角色的重要性說明了一遍,然後問其中一位學員,是否願意在大家麵前與我一起設定目標。他說願意。
羅傑說:“好,你先選出一個角色,任何你喜歡的角色。”
“父親。”
“你認為在這個角色上你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改善與我14 歲兒子的關係。”
“為什麼有這個目標?”
“因為我們的關係不太好。”
“那你為什麼要改善?”
“他最近在學校有不少競爭和壓力,這種多方麵的壓力對他會造成負麵影響。我希望在這個重要的階段我能呆在他身邊。”
“為什麼?”
“這樣我才能幫助他走向坦途,過更積極的生活。”
“為什麼?”
“因為他需要我的幫助。”
“你為什麼有這個目標?”
“為了幫助他。”
“為什麼?”
這時他有點慌張了,“因為我是他父親,這是父親的責任。”
“你為什麼要幫他?”
他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無力感,“因為……因為……”
和他同桌的兩個人顯然再也忍不住了,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因為你愛他啊!”
其實他臉上、話語裏都充滿了父愛,甚至周圍的人都可以深深地感受這份愛,但他卻說不出口,也許是因為座談會的氣氛不對,也許他尚未點燃內在的熊熊火焰。
聽到旁人說出那句話,他臉上露出怯怯的笑容,點頭說:“是啊,因為我愛他。”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感覺到他整個人充溢著一股力量。
如果沒有這種內在的支持力量,生命將隻是一連串的責任,令我們驅策自己去實現目標,努力支撐到最後,就算頭破血流,鞠躬盡瘁也要爬到終點線。如果我們未能汲取內在的能量、信念與經驗,我們幾乎是勉強為之,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或者是否要實現這一目標。單靠設定目標的三分鍾熱度是不足以支撐到最後的。
要有動力必須有動機,即要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動機讓我們在艱難的時刻保持堅強,讓我們的內在燃燒著“肯定”的火焰,因而能夠“否定”外在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