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製訂一個合理的目標非常重要,在之後的實現過程中不要忘記把主要目標細分成幾個較小的目標。簡單地說就是階段性目標,讓若幹個小目標環環相扣,循序推進。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承認,目標和現實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問一問自己:五年前你對自己有怎樣的期望?對未來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夢想?現在,是否做到了呢?如果沒有,是什麼原因呢?
你不要太過責備自己沒有實現目標,因為在你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人、事、物,甚至是外界不可預測的因素的幹擾,減緩你實現目標的進程。
因為人們實際做到的常會比目標低一點,那麼,主管在定目標的時候,不妨把目標定得高一些。主管設定了目標,接下來思考、尋找如何帶領團隊來完成、怎樣能完成設定的目標。如果你管理方法、管理行為不符合你所設定的目標,就不可能完成目標,還會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逐漸喪失了工作激情與鬥誌。
而從下屬的角度來講,主管和下屬討論目標的時候,他們不太希望把目標定得太高。一方麵,他們會覺得工作壓力變大,在薪酬沒有什麼變化的情況下,何必要承擔這種壓力呢!另一方麵,下屬會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目標都是人們沒有實現過的事情,既然沒有實現,下屬有可能產生畏懼心理。如果工作的過程中,再得不到主管的幫助和指點,必會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困境。
如果主管硬性地規定出下屬必須完成一個怎樣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和下屬的想法存在差距,但是自己又沒有辦法反對就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下屬索性放棄,盡力而為,不和自己較勁,多少有些破罐破摔的情緒;另一種是下屬為了應付主管,謊報自己的成績。這些問題導致的結果一定是實際做的比目標要低。
為了盡量避免實際做的比目標低的情況發生,主管除了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參照下屬的情況來定,還應該學會管理目標。
主管製訂一個合理的目標非常的重要,在之後的實現過程中不要忘記把主要目標細分成幾個較小的目標。簡單地說就是階段性目標,讓若幹個小目標環環相扣,循序推進。把大目標分割成小目標的最大好處就是使目標的操作性變強。
主管設立的階段性目標,可以有效地避免團隊的“目標消化不良症”。主管定了一個有一定高度的目標,下屬的本能反應可能是逃避。目標越大越難以控製,別說下屬工作有難度,主管也有可能患上“目標心絞痛”。但是當大變小的時候,工作就變得具體。下屬可以集中精力關注眼前的小目標,主管可以站在決策者的位置掌控全局,監督目標實現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得是否順暢。
狼吞虎咽的方式不適用於大目標,不妨采用一種“蠶食”的方式吃下。但是,下屬可以隻關注某一個階段性目標,主管的目光必須始終注視著主要目標。在團隊每踏出一小步時,都要關注方向是否偏離,所有小目標必須服從主要目標。
一位法國的自然科學家,利用鬆毛蟲做了一個實驗。鬆毛蟲有一個特點,喜歡盲目地跟著前麵的鬆毛蟲走。科學家很小心地將它們排成一個圓圈,這樣,每條鬆毛蟲前麵都有一條鬆毛蟲,他再在圓圈中間放一些鬆針,這是鬆毛蟲最喜歡的食物。鬆毛蟲想吃鬆針,但它們的行為習慣是跟著前麵的鬆毛蟲走。於是,鬆毛蟲開始不停地兜圈子,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一天又一天,一連七天七夜,鬆毛蟲一直在繞圈。最後,終於因饑餓與精疲力竭而死去。
距離鬆毛蟲不到10厘米遠的地方就有很豐富的食物在等著,但是它們卻饑餓致死。它們七天七夜裏都在做著一些沒有目標、無意義的重複動作。很多人有的時候也像鬆毛蟲一樣,雖然渴望鬆針,但卻總是做一些盲目的事情,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達不到期望的目標。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是主管無法控製的,但是實現目標的核心是人。身為主管要想實現目標,應該帶領團隊發揮好人的作用。人的作用包括主管本人,還有下屬們。不管到了什麼時候,無頭的蒼蠅都是活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