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於謙

人們常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意思是,如果人們創作所寫之文字皆為心中所想,那麼,這個作品就和作者本人的性格或形象很相似了。這樣看來,《石灰吟》正如於謙之為人,是堅貞不屈、不怕惡勢力、高風亮節形象的代表。

中國綿延數千年的曆史長廊,給文人創作提供了大量的曆史素材,這是懷古題材的詩作出現的前提。而與借古抒情齊名的莫過於托物言誌的詩作。托物言誌,顧名思義,就是作者把自己想表達的遠大理想或者優秀品質並不直接表達,而是融入於特定事物。本詩,作者就是通過石灰這一特定品性的事物,來表達自己誌向的。

“千錘萬鑿出深山”,講的是石灰的開采。石灰要從深山中“千錘萬鑿”地開采出來,這也暗喻一個人的成長要有多不容易。

“烈火焚燒若等閑”,講的是石灰的鍛造。要成為生石灰,“千錘萬鑿”開采出的石灰石就必須要經受“烈火焚燒”,即高溫下煆燒,然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生石灰。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句描寫石灰製造的過程中,作者特地用到“若等閑”,用來表達石灰視烈火焚燒為等閑之事的從容不迫。我們可以這樣揣測:他僅僅是在說石灰嗎?

“粉骨碎身全不怕”,說的是石灰成石灰粉的過程。“烈火焚燒”後的生石灰在和水反應下,會生成熟石灰,即石灰粉,也就是作者所說的“粉骨碎身”。石灰為什麼會不怕“粉骨碎身”?其實,它連“千錘萬鑿”、“烈火焚燒”都泰然處之,“粉骨碎身”又何妨?因為它知道,它有一個更高的信念:

“要留清白在人間”。據明朝都穆的《都公譚纂》記載,明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仗著皇帝恩寵以權謀私,很多地方官吏為了討好他,每逢進京都有珍寶賄賂給王振。而當時任地方巡撫的於謙,每次進京卻沒有任何表示。他的朋友勸他說:“你可以不獻金寶,但也可以帶一些像線香、蘑菇、手帕等特產,來送點人情呀!”於謙笑著作《入京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表達他清廉為官的品行和不和貪官同流合汙的風骨。“兩袖清風”這個成語也從此便流傳下來。當然,“要留清白在人間”也不止“兩袖清風”這麼簡單,了解於謙的履曆,則知他所指的比索賄這種情況惡於百倍。

於謙為官“兩袖清風”,多次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故深受老百姓愛戴。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大舉進犯,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唆使下,決定親征。當時身為兵部左侍郎的於謙極力勸諫,皇帝反而留於謙在京城,而自己親征。果然,明軍大敗,禦駕親征的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史稱“土木之變”。消息傳到京城,群臣大為震驚,自亂陣腳。甚至有人畏懼瓦剌大軍,提出遷都南京。聽到這種主張,於謙當時憤怒地說:“主張遷都的,都該殺!京都是天下的根本,如果京師搖動,則國家就快亡了,你們難道不知道宋朝南渡的悲劇嗎?”於謙此話一出,那些主張遷都的人都羞愧不已。最終,在於謙和一批正直大臣的努力下,擁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以為非常之計。除此外,於謙還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山東和沿海等地的軍隊開赴京師,部署北京守衛戰。

在於謙等人的努力下,明軍不但成功地擊退了瓦剌人,而且明英宗也被釋放。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病重,石亨等人看見皇帝不能臨朝,就和都督張軏、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政變擁英宗複位。明英宗複位後,當即將當初擁立明代宗的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等人下獄,以謀逆罪將他們處死。

雖然《石灰吟》是於謙早期的作品,但卻像預言一樣,知道了自己會“千錘萬鑿”、“烈火焚燒”甚至會“粉骨碎身”。可是他仍然“若等閑”、“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讓人讀來肅然起敬又悲從中來。於謙為了國家大計抵禦外敵擁立新帝,卻被複辟後的舊帝處死,後人知其冤屈,將其和嶽飛、張煌言二人並稱“西湖三傑”。清代大詩人袁枚作詩說:“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嶽於雙少保”分別指的是嶽飛和於謙,嶽飛有《滿江紅》訴說平生之誌,而於謙也有《石灰吟》書寫人格。

他們都挽救大廈於既倒,自己卻為國難獻身,絕世之詩作,都豪邁壯烈,其人與詩,兩垂不朽。可是,千百年之後,看他們的經曆,佩服其人格之外,我們難道沒有其他啟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