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講究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3 / 3)

孩子初學剪報,不要求麵太廣,可以選擇一兩個專題。待有一定經驗後,再擴大孩子剪報的門類。

報紙不是剪下來就行了,最好訓練孩子做剪報筆記。剪下來的文章要提醒孩子及時歸類,經常翻閱。不一定要求孩子寫多少字,關鍵是要孩子把“挑選這篇文章的原因”寫下來就行了。等孩子進入了狀態後,再讓孩子心有所感時在旁邊寫幾句心得,錄幾句批語也不遲。持之一恒,必有收益。

細節24 閱讀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靈活運用

從讀書方法的類型上分,讀書的方法可以分為泛讀法、精讀法、速讀法、慢讀法、勾畫法、做筆記法等許多種類。這樣劃分讀書方法,雖然容易理解,應用起來也很直接。但是,我們要注意到,一是一種讀書法不一定適用於閱讀所有的書籍,閱讀同一本書也不會隻用到一種閱讀方法;另外,往往閱讀內容的類型都帶有這種文體的本身特點,閱讀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在長期的閱讀中,人們針對不同體裁的作品的性質,總結出了閱讀各種文體的具體方法。下麵,我們就對孩子閱讀中常見的詩歌、小說、散文、古文4種文體的閱讀方法做一介紹。

1.詩歌的閱讀

詩歌是運用高度凝練的、有節奏的語言,擁有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感情,並且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孩子最早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往往是兒歌。比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這些兒歌都在不同年齡段的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到了少年時期,一些浪漫、抒情的詩歌,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睞。

好的詩歌,想象豐富,畫麵絢麗多彩,形象富有個性特征,常運用比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段,渲染一種強烈的感情。讀詩,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自覺地進入詩的境界,沉浸在詩歌的想象之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詩歌中去。

詩歌的閱讀,往往跟朗讀聯係在一起。這是因為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有一種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的音樂美。應當讓孩子知道,在舊體詩中所謂“韻律”指的是字音的聲調平仄格式和句尾的押韻規律。而現代詩歌已經打破了這些“格式”和“規律”,不再為這些人為的束縛而去破壞詩的意象和情思。但是現代詩依舊是“詩”,仍然講究琅琅上口,講究適當的押韻,講究節奏感,講究“音樂美”。不講押韻,沒有節奏感,僅是簡單隨意地分行寫句子,就很難體現詩歌的特色。而要體味其中的韻味,最好的方法是朗讀出來。那麼如何朗讀好一首詩呢?

首先要在大體瀏覽詩歌的基礎上,讀出詩歌的音樂美來。詩歌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鮮明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上。詩歌的節奏是看每一首詩有多少節,每節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個音節,每幾個音節形成一個“音步”。“音步”是詩行中有規律的停頓,如同邁步行進。每首詩的小節多少不一,要根據每一節之間內容上的關係處理好停歇。每節詩的詩行也有多有少,要根據各行的內容和語法結構的關係來安排停頓,還要注意詩行語調的抑揚頓挫。每行音步數目不一定相同,一般是兩到4個音步,也就是兩到4個停頓。每個音步停頓時間大致相等。一個音步裏音節多的,讀得緊湊些;音節少的,讀得舒緩些。音步的讀法可以是稍頓,也可以是拖一拖的聲音。這一頓一拖,有的長些,有的短些。詩歌的韻腳,是有規律地在一定間隔的詩行末尾重複出現相同韻腹和韻尾的音節。韻腳應讀得稍長些、響亮些,如果句末音節是輕聲字,也同樣要適當加重一點,顯示聲音的和諧。但不要把韻腳讀得太重,以免和句中的重音相混淆。

此外,不同格調的詩歌要用不同的聲音氣勢來表現。詩歌的體裁、內容有不同,朗讀時聲音強弱高低的運用也就有所不同。有的音勢雄壯激越,如排山倒海;有的恬靜舒緩,如涓涓細流;有的輕鬆活潑,如手鼓輕敲。總之,運用哪種音勢是由詩的內容來決定的。一般來說,朗讀詩歌要用真實、自然、接近口語的語音,而不要拖腔拉調、生硬造作。

讀詩,要真正讀懂詩、理解詩,還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理解是指從形式到內容的整個認識過程,讀詩理解力表現在不僅能夠了解一個個詞句的表麵意思,而且認識詞句之間的內部聯係,直到認識其本質的、內在的、全部的含義。在大量有心地閱讀、吟頌之後,漸漸地就能培養出一種對詩的鑒賞能力了。

2.小說的閱讀

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也許讀得最多的就是小說。小說在眾多的文學作品門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多方麵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來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社會生活。小說根據篇幅的長短和結構的特點分為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

一般來說,小說由5部分組成:一是敘述,就是交代性文字;二是描寫,這裏主要指的是場麵的描寫,場麵描寫往往構成人們常常談到的細節;三是對話,小說離不開寫人物,寫人物又往往離不開寫對話,因而對話也是構成細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四是心理描寫,這種描寫與第二種描寫手段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寫外部形態,後者是寫內心世界;五是抒情與議論,或由作者自己出麵,或借人物之口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情感。

我們在讀小說時,常被作家敘述過程中所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動,引起心中的共鳴,注意的是小說的故事情節以及發展線索、富有懸念的故事情節,而往往不會特別在意以上所說的那些組成部分。應該注意的是,讀小說不要僅僅滿足於閱讀故事情節,因為隻停留在知曉情節的淺層次是不夠的。我們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抓住人物形象的閱讀與理解。我們知道,小說是以塑造藝術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物精神世界的一種文學類型。閱讀小說要學會鑒賞,把通過語言藝術刻畫出來的藝術形象的理解放在重要位置。我們可以通過小說中的語言來認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認識生活,理解人生,進而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的啟迪。中外文學名著中的藝術形象如諸葛亮、宋江、賈寶玉、保爾·柯察金,等等,一個個都是那麼栩栩如生、光彩照人,顯示出作家豐厚的藝術底蘊。孩子們一定要記住,讀小說,不抓住人物形象,就沒有抓到關鍵。我們要在閱讀中去了解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去發揮想象,在頭腦中再現人物形象;去身臨其境,理解人物形象。

閱讀小說的過程,也是理清小說結構的過程。理清結構就是認識小說在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精神麵貌時,是怎樣布局謀篇,怎樣圍繞和突出主題,評價它為什麼這樣布局謀篇的。小說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以時間為線索,按事件的發生發展組織材料;有的以空間為線索,以地點轉換為契機組織材料;有的以時間為經線、地點為緯線,經緯交織組織材料;有的單線前進,層層深入交代人事滄桑;有的複線纏繞,多頭並進,顯出錯綜複雜之美。

此外,閱讀小說也要品味作者的寫作技巧,小說重在人物形象描繪的技能技巧,描寫典型環境的技能技巧。品味作者的文學語言,文學語言是語言的精品。我們隻有在大量的閱讀中,才能漸漸辨別不同作家各自不同的語言風格。有的婉轉曲達,巧比妙喻;有的視聽通感,化靜為動;有的映襯點染,隨物賦形;有的淡雅見長,語出天然;有的精雕細刻,不留痕跡;有的揮灑自如,汪洋恣肆;有的娓娓動聽,涓涓若溪,等等。

如果要寫好記敘文,就請孩子們一定要多讀小說,去理解作家們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編織材料,如何使用文學語言的。

3.散文的閱讀

了解散文寫作上的特點,有助於提高欣賞散文的能力。散文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除了小說、詩歌、劇本之外的文學作品,似乎都可以歸入散文的範圍。散文的種類繁多,有不少分類的方法。有的散文往往將敘事、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形式異常靈活,很難歸類。一般來講,散文的分類,常見的是以表達方式的不同來劃分。側重於寫人記事的稱為敘事散文,側重於抒發作者感情的稱為抒情散文,而側重於說理議事的為議論散文。現代散文的分類更多,敘事、抒情、議論隻是大的分類,具體的品種又有雜感、短評、小品、隨筆、速寫、通訊、遊記、書信、日記、序跋、回憶錄等。

我們閱讀散文,要留意作者在作品中的立意。由於散文篇幅有限,不能像小說、戲劇那樣對情節與人物性格展開充分的描寫,所以散文作者總是在立意上下功夫,一篇好的散文總是以立意的新穎、精深,給讀者以思想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除了在閱讀中得到思想啟迪和美感的享受之外,我們還要去體味作者在作品中的整體構思。對於一些散文名篇,我們更有必要去讀出作者是如何以構思巧妙來取勝的。散文構思上的“巧”,表現在謀篇布局上做到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曲折委婉,引人入勝。“形散而神不散”,可以說既是散文結構上的特點,又是散文構思的特點。我們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要學會抓住文章中使得“形散而神不散”的那條線索。正是散文的線索,聯結了文章中看似散亂無序的材料,貫通了文章的脈絡。找到了貫通文章脈絡的線索,也就讀懂了這篇散文。

有的散文是以實物為線索,有的散文是以時間的推移和轉換為線索,這些在寫景抒情和遊記一類散文中是常用的,也有以思想認識和情感變化的過程做線索來組織材料的,這經常出現在哲理性的散文寫作中。

散文,作為文學園地裏的一朵奇葩,它的抒情、它的意境、它的聯想、它的文采,都值得我們在閱讀中去細細地品味。

隨筆是一種文藝筆法和政論相結合的散文體裁,也稱偶感、雜感、斷想、筆記等。它是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和社會見聞中,不拘一格,隨筆寫出的以經曆、情感、瑣事、掌故等為主要題材,並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作者的人格、聲音和色彩的文章。其特點是夾敘夾議,借事抒情;寓理於事,意味雋永;短小活潑,形式多樣。隨筆的寫作,因小見大,表達出作者對生活的理性思考,給讀者以啟迪和教益。

正是由於隨筆這些“夾敘夾議,借事抒情;寓理於事,意味雋永;短小活潑,形式多樣”的特點,使不少閱讀者都喜歡上了這種表現形式。

4.古文的閱讀

我們現在閱讀到的文字,不管是報紙還是書籍,用的都是現代文字,都屬白話文。我們寫的文字也是白話文,可要提高我們說話、寫作的“含金量”,從古文當中學習那些富有表現力的凝重簡練的語言,是不可少的。我們知道,像《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雖然都是用白話文寫作的,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古文嵌於其中。許多文學名家的作品之所以讓人們感到經典,也得益於他們古文的功底。

但孩子們往往會有這種感受,就是學古文很難。當然,古文畢竟跟現代文有很多差異,但學好古文的關鍵在於方法。方法得當,古文學起來也很有意思。

許多孩子閱讀古文常常有個習慣,就是重譯文,輕原文。在閱讀時,往往一開始就喜歡找文章後麵現成的白話譯文對照著讀,看一句原文,看一句譯文,以為譯文都懂了,古文也學會了。由於不深入鑽研原文,隻了解文章的大意,結果許多字、詞、句在原文處還能翻譯得出,一換了地方,就不知所以然了。重譯文、輕原文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隻會影響閱讀效果。閱讀古文要重原文,寧可慢一些,也要逐字、逐詞、逐句地去理解原意。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閱讀古文不要隻重虛詞,忽略實詞。有的人認為閱讀古文最重要的是學習文言虛詞,對文言實詞往往重視不夠。虛詞在古文中雖然重要,實詞的組合、語句的關聯、句子的類型和語氣,常常都是靠虛詞來表達的,但文章的基本思想主要還是依靠實詞來表達的。有人把實詞比作造房子的磚頭、木料,虛詞比作水泥、石灰,磚頭、木料靠水泥、石灰壘成牆、砌成壁,兩者相輔相成。我們隻有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閱讀古文的障礙。

閱讀古文的另外一個重要方法是重視詞彙。我們不要認為隻要把文言文的語法學好了,閱讀古文就沒有問題了。其實不然,因為語法有很大的穩固性,它的變化不大。隻學好語法,輕視詞彙,是不能完全理解古文的。閱讀古文必須通過熟讀背誦,掌握大量的詞彙,增強了語感,從而掌握了古文的一般規律和技巧才行。我們學習古文不能像學外語那樣詞彙、語法並重。外語的語法和漢語的語法差別很大,而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語法差別不大,因此我們學習古文雖然不要忽略語法,可學習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詞彙的積累上,特別要重視詞義的古今異同以及古文在現代文中的活學活用。

閱讀古文還要詩歌散文並重。有些孩子在閱讀古文時,常常憑興趣出發,對待古文厚“此”薄“彼”。他們重視唐詩宋詞,偏愛符合自己閱讀口味的詩詞,而對那些側重於抽象思維或重在分析論證的古代散文往往缺乏興趣,不願意去閱讀。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興趣和愛好,對詩詞歌賦表現出一些偏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僅僅閱讀一些唐詩宋詞和元曲的韻文,不利於提高我們全麵閱讀古文的能力。閱讀古文要把閱讀麵擴大,讀各種文體、各種題材的作品。

細節25 找準孩子讀書的最佳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辦任何事,必須遵循事物本身的規律。閱讀與時間的關係,體現了一定的規律。如果想實現高效閱讀,不遵循閱讀時間規律是不行的。

人的情緒、情感、意誌是閱讀心理結構中非常重要的動力因素。它自始至終製約著閱讀活動及其質量與效果。當人的情緒、情感、意誌處在積極自覺狀態,思維、視覺、聽覺、感覺等都會更靈敏,視力、記憶力、理解力也會大大增強。利用這一生理規律,合理安排閱讀時間,便能取得較高的閱讀效率。

那麼怎樣找準個人讀書的最佳時間點呢?

有的人白天精神好,天一黑馬上像泄了氣的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爬上床大睡一覺再說。有的人習慣三更半夜不睡覺,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越晚越精神振奮,白天反倒像隻病貓,這種生理時鍾與一般人相反的情形十分常見。其實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都是相似的,有規律可循。

一天之中,人會有精神特別好與精神特別差的時段,同樣讀書一小時,如果精神足,效果就很好;如果精神萎靡,效率就會大減。經常保持充滿幹勁的精神狀態,讀起書來當然令人稱心如意;但問題就在於誰都有“精神狀態的好壞”。一天當中,最有精神的時間因人而不同,有時差別之大,猶如事情的兩個極端,這大多與個人的生理時鍾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必須依照該生理時鍾安排最適合孩子、效率最高的時段來進行閱讀。

總之,根據個人的生理特點找出可以讓孩子達到最高效率的讀書生理時間,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所以盡量做多方麵的嚐試吧!所謂多方麵的嚐試,是說你可以將不同的時段混合運用,如晚飯後把今天閱讀過的內容趁印象還清楚的時候回憶一遍,然後在八九點左右上床睡覺,早上三四點再起床讀一些書(就寢和起床的時間亦可依個人需要而調整)。

混合時段的運用也是因人而異,不必強迫孩子,應找出一個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理時鍾的時間。

另外,讀書效率高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懂得合理地分配與利用時間,勞逸結合,不迷信時間長久,也不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娛樂上。在讀書的時間管理上,父母應該懂得統籌運用,使時間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從而使孩子得到較高的學習效率。

一個人一天究竟閱讀多長時間效率最高,這就是我們要掌握的讀書時間的最佳點。這個最佳點,實質上就是時間、效果與疲勞之間的轉折點。它是一個變數,因人而異,因閱讀內容、類型的不同而有別。在學習過程中,當你感到疲勞的時候,一般說就是從“最佳點”開始轉折的時候,這種信號將告訴你應當立即變換花樣去幹另外的一件事,使腦子得到休息,使時間不至於“低耗”。

另外要記住以下3點,這是根據人的生理規律總結出的科學的時間安排方法。

首先,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根據研究顯示:若想要合理地利用好孩子的大腦,那麼每天至少應有8小時的睡眠,如有必要,也可以在中午休息半小時,這樣孩子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下午的各種活動中去。

其次,給大腦補充足夠的營養。

平時,用腦的時間不宜太長,而強度也不宜太大,父母應注意時時給孩子補充一些大腦需要的養分。尤其是在讀書時間和強度明顯偏大時,類似這樣的營養補充更是不可缺少。例如,此時大腦對蛋白質、葡萄糖等的需求量會特別大,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養分都是保證大腦正常運轉的必備“燃料”。

最後,結合人體生理時鍾的特點,合理地安排閱讀內容。

眾所皆知,清晨5點左右,人的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這時學習效率很高,最適宜晨讀,或是記誦一些知識要點。

到了上午10點左右,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處於最佳的狀態,此時讀書不容易感到疲勞,所以這段時間便是前麵所提到的效率最佳的閱讀時間。或許此說法會因人而異,但相信大多數人是這麼認為的。同樣地,下午5點鍾左右,也具有這一階段的特點。

中午1點左右是智力與體力最不支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要讓孩子特別注意休息與飲食。而晚上8~10點,孩子的記憶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最強,因此可以做一些記憶性或推理性的閱讀。

作為父母,可以首先幫助孩子對其生理規律做一個診斷,看看他在何時的閱讀效率最高,然後再讓他依此合理地調整閱讀時間。

細節26 注意用眼衛生,保護好認識世界的“窗口”

眼睛是人的視覺器官。外界物體的形態、顏色等都通過眼睛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分析綜合而產生視覺。眼睛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特別是孩子們正處於長身體的重要階段,一些不良的用眼習慣可能會導致近視、斜視等眼睛疾病,對孩子的未來造成重要的負麵影響。眼睛如此重要,所以我們要時時告誡孩子——注意用眼衛生!

具體要注意下麵幾點:

1.不要長時間躺著看書

有些人喜歡長時間地躺在床上看書,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躺在床上看書,多是側臥的,兩隻眼往往是斜視狀態,加上光線不好,時間稍長,眼睛就會感到疲勞,兩眼酸脹,日子一長,眼球就會發生變化,形成近視。

另外,人躺在床上,大腦活動力逐漸降低,中樞神經慢慢進入抑製狀態,容易昏昏入睡。而看書卻要進行一些思考活動,與躺在床上的生理狀態發生對抗,容易使神經活動發生紊亂,造成神經衰弱等症狀。

2.睡前看書要有選擇

有些人喜歡睡覺之前看書,認為這樣比較容易入睡,要不就翻來覆去睡不著。這個習慣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論。

人們的睡眠過程,首先是大腦的某一點產生抑製,抑製逐漸加深並擴散,直到波及全部大腦皮質。嬰兒及兒童往往要聽著父母的催眠曲,來回地晃動而入睡。這些單一的反複刺激,最後會使大腦的這一相應的部位進入抑製狀態,並擴散至全部大腦皮質,最後進入睡眠狀態。

一般說,看一些不使人興奮激動、不需思索的書,特別是內容比較枯燥的書,常常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大約幾分鍾或10多分鍾就能入睡。由於時間較短,這樣的睡前看書對身體健康一般說妨礙不大。

但是,如果睡前長時間看書,而且看的是情節緊張或驚險的小說、需要絞盡腦汁思考複雜問題的書,那麼,在大腦皮層中引起興奮,而久久進入不了抑製過程,就會使人失眠,或睡眠的質量不高。長期下去,就會影響身體健康。再說,睡眠時看書的體姿有損正常視力,更應倍加注意。

3.合理照明

注意看書光線。看書時的光線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更不能在陽光下。寫字時光線最好來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陰影妨礙視線。

晚上看書,為使桌麵上獲得合理的照度,就要根據燈管(泡)的瓦數適當調整高度,使桌麵照度達到80米燭光(1米燭光即1燭光的光源照射於距光源1米的垂直平麵上的照度)左右;不能在被窩裏打著電筒看書。

4.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合適

眼睛和書本的距離保持在約1市尺左右比較合適,這樣有利於睫狀肌、晶狀體的收縮和鬆弛,眼睛不容易疲勞。坐的姿勢要端正,頭要放正,背要挺直。看的書本字體不能太小,要與年齡相符合。

5.行走或乘車時不宜看書

行走或乘車時看書,對眼睛健康極為不利。因為在搖晃的環境中看書,光線忽強忽弱,眼睛和書本的距離忽遠忽近,需要睫狀肌和晶狀體高速調節,不僅容易疲勞,導致視力低下,而且眼睛所看的東西移動太快,視網膜出現一個個模糊的影像,容易導致頭昏眼花,甚至惡心嘔吐。

6.注意眼睛的保健

看書1小時或1堂課後,遠望是十分有益的。具體做法是:向遠處凝視3分鍾左右,然後閉眼大約1分鍾,再睜大眼睛上下左右轉動眼球。這樣能調節眼神經功能,並使調節眼睛晶狀體的肌肉得到休息,對保持良好的視力大有好處。如果遠望綠色的樹木和農作物更好,因為綠色不僅能吸收強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而且人體的神經係統、大腦皮質、眼睛視網膜對綠色最適應,會使大腦和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除此之外,每天還可以做一次眼保健操,並且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定期視力檢查。最好每隔半年檢查一次視力,發現有近視,立即驗光,配戴眼鏡。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有近視眼的小兒戴上了眼鏡,千萬不能脫脫戴戴,如讀書、寫字時戴上,玩時脫下,這樣反而會使近視加深!

細節27 不妨跟名人學學讀書方法

當讀完以下這些名家的讀書方法後,相信您會讓孩子把書讀得更好。

老舍:“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隻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工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徐特立:“日積月累”法

革命老前輩徐特立學《說文》的部首,共有540個字,一年才讀完,每天隻讀兩個字。他40多歲開始學外文,也是采用這種“日積月累”法,每天學一個單詞,一年學了365個。憑著這種積少成多的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先後學會了法文、德文和俄文。

毛澤東:“見縫插針”法

毛主席自學外語十分刻苦,由於他的湖南口音重,有時要練幾十遍甚至幾百遍。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天一起床總要花上一個小時學外語,晚上躺在床上還要學一陣子。他還把英文版的《矛盾論》放在身邊,抽空就讀。就是在旅途中他也專心學習外語。由於每天見縫插針地學習,到20世紀50年代,他就能閱讀一般的英文書刊了。

魯迅:“隨便翻翻”法

魯迅先生在他的一篇題為《隨便翻翻》的文章中寫道:“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魯迅的廣博也應該說得益於他的“隨便翻翻”。即讀書須先瀏覽,選擇重點,然後細讀。因此,他在年輕時,除了規定的功課外,天文地理,花鳥蟲魚,無所不讀。有一位日本科學家和魯迅接觸後,稱讚魯迅“什麼都知道”。

吳晗:“摘記卡片”法

我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家吳晗,擅長以淵博的曆史知識和優美的文筆撰寫文章,這筆力來自他獨特的“摘記卡片”。幾十年裏,吳晗凡是遇到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就摘記在卡片上,並按內容、性質分類保存。他做卡片的經驗是:一張卡片隻寫一個內容,加上題目,注上類別,並寫清楚資料來源,即作者、書名、頁碼等。

秦牧:“標記符號”法

當代著名作家秦牧是一個酷愛讀書的人。讀書時總是喜歡在書上圈圈、點點、畫畫,畫上各種標記符號,以便日後查考。需要隨時翻閱的書,他總是放在一個專用的書架上,這樣便於查找。他說:“讀過的書要在心裏儲藏起來,使它真正成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華羅庚:“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的一個過程,能夠真正提高效率。

餘秋雨:“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餘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麵,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上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做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夏丐尊:“四麵撒網”法

著名語言學家夏丐尊先生提倡過一種讀書方法:把精讀的文章或書籍作為出發點,然後向四麵八方發散開來,由精讀一篇文章帶讀許多書,有效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麵。

夏丐尊先生列舉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例:這篇文章是晉朝人寫的,如果想知道這篇文章的地位和晉朝文學的情況,就可以去翻翻中國文學史;這篇文章體現了一種烏托邦思想,而英國的莫爾寫過一本叫《烏托邦》的書,又可以對照起來讀;這篇文章屬於記敘文一類,如果想明白記敘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關記敘文寫法的書;另外,如果想知道作者陶淵明的為人,還可以去翻《晉書·陶潛傳》。如此這般,可以由讀一本書引出一大串來。夏丐尊先生自己就是經常這樣讀的。

愛因斯坦:“一總、二分、三合”法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總結出的“一總、二分、三合”讀書法,可資借鑒。

一總:先瀏覽書的前言、後記、序等總述性部分,然後認真地讀目錄,以便概括地了解全書的結構、內容、要點和體係等,這樣便可對全書有個總體印象。

二分:在讀了目錄後,先略讀正文,這不需要逐字讀,要著重對那些大小標題、畫線、加點、黑體字或有特殊標記的句段進行閱讀,這些往往是每節的關鍵所在。您可以根據這些來選擇自己所需的內容來細讀。

三合:就是在翻閱略讀全書的基礎上,對這本書已有個具體印象,這樣再回過頭來細讀一遍目錄和全書內容,並加以思考、綜合,使其條理化、係統化,以弄清其內在聯係,達到深化、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深入領會初讀時所不能領會的許多東西。這一步很重要,人們往往在這一步不得要領,看過書一扔,便算了事。

朱熹:“三到”法

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裏麵的話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嘴巴。進一步就仔細地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於自己心裏所想的,然後可以有所心得。至於那些對於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單獨列為一說,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來驗證它思路的通暢和阻塞,那麼那些特別沒有明顯含義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學說相比較,道理就已經自動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然後尋求它的道理的穩妥,來考證它的正確或錯誤,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也將被公眾承認的說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處理靜止狀態,觀察動態的,像攻擊堅硬的木頭,先攻擊它容易的地方而再後攻擊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這就是看書的方法。

凡是讀書,必須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使桌子幹淨平穩,把書冊整齊地放在桌子上,讓身體坐正,麵對書冊,仔細從容地看清書上的文字,仔細清楚地朗讀文章。必須要讀得每個字都很響亮,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不可以少讀一個字,不可以多讀一個字,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隻要多讀幾遍,就自然而然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

古人說:“書讀的遍數多了,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隻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