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哈佛心態篇: 第二十章 笑看人生,坦然麵對坐折(1 / 3)

第五輯 哈佛心態篇: 第二十章 笑看人生,坦然麵對坐折

第344天 失敗不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使你獲得成功的機會

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一個農夫家庭的鬆下幸之助,隻受過4年的小學教育。由於家境貧寒,9歲的鬆下幸之助離家遠行,在大阪開始了自己的學徒生涯。

鬆下在火盆店裏主要是打雜,如掃掃店鋪、幫主人家照看小孩等。他所幹的與火盆有關的工作是擦火盆,就是用砂紙、幹草把火盆擦得烏光鋥亮。由於擦的時間太長,鬆下稚嫩的小手常常被磨破,血肉可見,疼痛難忍。

有一次,鬆下聽說一家電器工廠在招收工人,於是,他就找到了那裏。這家工廠的人事主管看著麵前的小夥子身體又瘦又小,衣著肮髒,覺得不夠理想。工廠主管便信口說:“我們現在已經招夠人了,你一個月以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一個推辭,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月後鬆下果真又來了,工廠主管又推托說:“現在很忙,你過幾天來再說吧。”

隔了幾天後,鬆下又來了,如此反複了多次,工廠的主管隻好直接說出自己的態度:“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鬆下立即回去借錢買了一身整齊的衣服穿上,再一次來麵試。工廠的主管看他如此實在,隻好說:“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

兩個月後,鬆下再次出現在人事主管麵前,他說:“我已經學會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這位工廠的主管緊盯著態度誠懇的鬆下,看了半天後,他說:“幹這一行幾十年了,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你的耐心和韌性,真讓人佩服啊。”

結果,鬆下打動了主管,他得到了這份工作,並通過不斷努力逐漸成為電器行業非凡的人物。

■ 哈佛啟迪 ■

失敗不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使你獲得成功的機會,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輕言放棄。倘若補上自己所缺的這一課,就意味著一步步邁向了成功的大門。

第345天 如果沒有能力,即使有再多的機會也是枉然

《機會》雜誌在意大利的米蘭創刊時,為了能一炮打響,董事會裏提議,讓比爾·蓋茨為雜誌寫發刊詞。主意已定,接下來的就是操作,他先給蓋茨寫了一封信,其中一段這樣說道:“眾所周知,您沒等到大學畢業,就去創業了。今天您所擁有的財富證明,您是世界上最善於捕捉機會的人,也是普天之下對機會最有認識的人。經反複商榷,《機會》雜誌社認為,題寫該刊發刊詞的最佳人選,非您莫屬。敬請撥冗賜教,不勝榮幸之至。”

這一封信發出之後,石沉大海。雜誌創刊在即,董事長想不能坐以待斃,於是派記者前往舊金山,登門討教。經過跟蹤和堵截,比爾·蓋茨答應,在紐約開往內羅畢的飛機上,可接受不超過3個問題的采訪。

很巧的是,當時《生活周刊》的一名記者黛絲,正在為難以采訪比爾·蓋茨煩惱。要知道這是她實習以來的第3個月,由於前幾次的任務都沒有完成,倘若這一次失敗的話,自己隻能等著走人了。然而,由於沒有關係,經驗又不足,黛絲跑了不少路,不但沒有機會見到比爾·蓋茨,就連他的行蹤也沒有打聽到。於是,黛絲決定在生活還有點著落時,回一趟內羅畢,看望自己孤獨的奶奶,她實在不知道自己失去這份工作後會去哪裏。

《機會》雜誌的記者,為了確保比爾·蓋茨說出“機會”這個詞,他草擬了3個內容相同的問題:第一,你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第二,你認為,什麼事最不能等待?第三,最不能等待的事,你認為是什麼?他想,隻要蓋茨把答案反複地說3遍,我們的雜誌就會有了世上最絕妙的發刊詞,他甚至為自己的聰明有些揚揚得意。

采訪開始了,為緩和氣氛,記者利用自己“千裏眼順風耳”的功力,首先來了一段簡短的開場白:“這次您剛忙完您母親的葬禮,就前往非洲參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贈儀式,著實令人敬佩啊!下麵我冒昧問您3個問題,希望能得到您的答複。”說著,他把采訪本上的一張紙撕下來,遞了過去。

蓋茨注視著那張紙,微笑了一下,說:“我不知道他人對這3個問題是怎麼看的,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順。也許我的回答令你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訪的是一位剛剛失去母親的人,我相信這種回答是最誠實的。對第二個問題,我認為是愛情。假如你愛上了一位姑娘,千萬不要悶在心裏,否則她就會屬於別人。至於第三個問題,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沒有感覺到這一點,那麼一定是我們之間還存在著某些不同。”采訪結束了,《機會》雜誌的記者自始至終都沒聽到“機會”二字,就在他失望地返回座位時,他聽到鍵盤的敲擊聲。

原來,是在附近坐著的黛絲,以最快的速度在筆記本上敲出這麼一段話:“在現實社會裏,人們總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機會;最不可能第二次前來敲門的是機會;最需要抓住的是機會。其實,這種來自於戰場上的理念,並不適合於生活。生活中,隻有兩三件事不能等待。它們是什麼?你若想知道答案,請先成為比爾·蓋茨那樣的億萬富翁。”

後來,這段話出現在美國《生活周刊》上。黛絲不但沒有離開,反而以正式員工的身份留在了《生活周刊》。

■ 哈佛啟迪 ■

機會來了,帶來了成功的希望,也帶來了一路的坎坷和艱辛。此時,你敢踏上征途嗎?這時它也許麵目全非,它有可能像個帶刺的栗子,外麵包裹著層層障礙,裏麵卻藏有個甜美的果仁,你有勇氣抓住它嗎?夢寐以求的機會就在眼前,你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離你而去,此時,成功也會隨之遠去。所以,如果沒有能力,即使有再多的機會也是枉然。

第346天 羞辱也需要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好好地來審視自己、品味人生

亞瑟出生在西北的格尼亞,父親是一家造船廠的老板,整天忙於賺錢,對子女溺愛有餘,管教不足。亞瑟從小遊手好閑,整天遊蕩在街頭,不把學習放在心上,他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子哥。

長相英俊並且出手大方的亞瑟,總能討得異性的歡心,把漂亮的姑娘吸引到身邊。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擁有金錢並不意味著就擁有一切,相貌堂堂也未必就能贏得尊重。在一次午宴上,亞瑟走到出眾的美女波麗麵前。與以往每次都獲得美人心相反的是,他不但沒有贏得波麗的歡心,反而遭到了一番奚落:“請你走遠一點,我討厭你這樣的公子哥在眼前晃蕩!”

一句聲音不大卻充滿蔑視的話,如同一把匕首捅在亞瑟心頭。他長期以來休眠狀的自尊心一下子驚醒過來。亞瑟陡然意識到,家庭的富有並非個人的榮耀,要贏得真正的尊重,有賴於用努力去爭取。排遣著無邊的懊惱和悔恨,亞瑟甩掉一身自以為瀟灑的輕浮,打起精神走上一條有追求的路。

這一年,亞瑟20歲,為了擺脫家庭溺愛帶來的鬆懈,亞瑟由格尼亞來到裏昂。亞瑟在兩年時間內修完了曾被耽誤的全部課程,取得裏昂大學插班就讀的資格。投入校園的生活,他倍加珍視來之不易的機會,這引起了化學權威巴爾的注意。在名師的指點下,亞瑟進行了一係列的實驗,很快就發明了一種試劑,被學校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一消息轟動了法國,也讓亞瑟的父親備覺欣慰。

又付出5年的辛勞後,亞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他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波麗得知這一喜訊,在病榻上提筆給他寫了一封賀信:“我永遠敬愛你!”就這麼一句話,讓亞瑟激動萬分,他永遠感激這位美女,當初對他近乎侮辱的訓斥。

■ 哈佛啟迪 ■

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感謝挫折與傷害,因為它們可以磨煉你的意誌,成為你的警鍾。有時候,挫折的產生,正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一般,羞辱也需要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好好地來審視自己、品味人生,然後再次遠行。用這樣的心境來看待挫折與羞辱,或許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

第347天 好機會往往源於很普通的事情

科比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科比正在街上開著車,耐心地尋找著乘客。這時,科比看見一位衣著考究的中年男人,從街對麵的醫院出來,向科比招手,要搭科比的車。“請帶我去機場。”中年男子說。

和平時一樣,為了解除車上的寂寞,科比和男子聊了起來。中年男人的開場白很俗套:“你喜歡開出租車嗎?”科比想一想早晨兒子安迪的請求,他勉強一笑給中年人一個同樣俗套的回答:“很好,我靠這個掙錢,有時還能遇到一些有趣的顧客。如果我能得到一份周薪100美元以上的職業的話,我就不開出租車了。”“哦。”中年人哼了一聲。

“你是幹什麼的?”科比問。“在紐約醫院神經科上班。”剛聊了幾句,汽車就已經離機場不遠了,科比覺得有必要試一試。

“我能否再問你一些問題?”科比吞吞吐吐地說,中年人看著他,示意他說下去。“我有一個兒子,15歲的好孩子。他在學校裏功課很好,他想在暑假找一份工作。而現在人們不會雇用一個孩子,除非他有一個經濟擔保人,而我做不到。”科比停頓了一下,“如果可能的話,我想請你給他找一份暑期打工的職業,好滿足他的願望。”

中年人聽了,沉默著,沒有說話。於是,科比開始感到自己的要求有些欠妥。可是,過了一會兒,中年人對科比說:“醫院裏有一份差使,現在正缺一個人。也許他去很合適,讓他把學校的記錄寄給我。”

說完,他把手伸進公文包裏,撕了一張紙在上麵寫了些什麼,然後付了車費走了。那天晚上,全家圍坐在起居室的餐桌旁,科比從襯衣口袋裏掏出了那張紙說:“安迪,你可能找到工作了。”兒子接過紙,大聲地念著:“安雷德·格林,紐約醫院。”

妻子問:“他是一名醫生嗎?”女兒接著問:“他是個好人嗎?”科比兒子也疑疑惑惑地說:“他不是開玩笑吧?”科比聳聳肩膀,他再也沒有見到過這中年人。

第二天早上,安迪期望地寄去了他的學校記錄。過了幾天,什麼回音也沒有。兩個星期後,科比下班回家時,兒子安迪高興地迎上去給父親看一封信。最後,安迪終於得到了那份工作。周薪是40美元,他愉快地度過了那個難忘的暑假。第二年夏天,安迪再次去這家醫院工作。但這一次的工作,要比做清潔衛生的雜工複雜多了。到了第三年,安迪又去了那家醫院上班。漸漸地,他愛上了醫護這份職業,並且幹得相當出色。安迪的學習成績很好,後來,他考取了紐約醫科大學。

安迪畢業後,他擁有了自己的私人診所。科比全家,包括安迪自己在內,都沒有想到,就因為當年到醫院裏去做了幾年雜工,會培養他一生對醫護工作的興趣,並且一帆風順地取得了好成績,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 哈佛啟迪 ■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好機會。然而,好機會往往源於很普通的事情,也許是普通得隻是發生在出租車上的一次談話,但不要記憶勇敢地張口。

第348天 適應的實質,就是審時度勢,跟著變化而變

周五的下午,公司下達通知,要進行一次裁員。大家都在抱怨,這個消息讓人難以愉快地度過周末。不過,在吉姆看來,公司裁員行動應該是和自己沒有關係的。5年來,吉姆一直都是公司財務部的總監,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超強的能力,使他一直很受董事長的賞識。

不過,這一次,情況好像沒有吉姆想象的那麼簡單。晚上,董事長竟然打電話給他,要他到自己家裏去一趟。這次,董事長帶給吉姆的可謂是一個壞消息。董事長要求吉姆考慮一下目前公司的形式,是不是可以先到分公司的財務部工作。這個要求被吉姆當場拒絕了,吉姆和董事長不歡而散。臨出門的時候,董事長還在後麵誠懇地說:“你還是再考慮考慮,考慮好了再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複。”

“不用了,肯定是不行的。”吉姆頭也不回地對董事長說。

幾天後,公司裁員的名單下來了,隨著裁員名單一起下發的,還有公司內部機構調整的名單。雖然遭到了吉姆的拒絕,不過董事長還是把吉姆的位置放在了分公司的財務部。

“能不能給我個理由?”吉姆拿著調令找到了董事長。

“這是董事會的決定,”董事長站起來攤開雙手對吉姆說,“我想你還是先做一段時間,然後……”沒等董事長說完,吉姆就把調令放在了董事長的辦公桌上,然後對董事長說:“不用再說了,我下午會把辭職信交上來的!”

吉姆交辭職信的時候,董事長神色有些黯然:“你不能再考慮一下嗎?”董事長誠懇地說。然而,吉姆堅定地搖頭。

“那麼好吧,”董事長的語氣非常無奈,“晚上你到我家去,我為你餞行吧!”

來之前,吉姆打定主意,餞行是餞行,絕對不牽涉到公司內部調整的話題。隻要董事長將談話轉到這方麵,那麼,自己馬上站起來告辭。

董事長為吉姆準備了很豐盛的宴席。整個晚上,奇怪的是,董事長沒有再規勸吉姆的意思。吃完飯後,董事長對吉姆說:“時間還早,跟我一起看部片子吧,好久沒有看電影了。”吉姆看看董事長,答應了下來。

董事長播放的電影是一部科學紀錄片,描述的是在侏羅紀時代,地球上的種種生物,包括恐龍、鱷魚、蜥蜴、變色龍等爬行動物。吉姆實在想不出來,這有什麼好看的,不過既然答應了董事長也隻能勉強看完。影片是隨著恐龍的滅絕而結束的。

吉姆站起來要走的時候,董事長忽然說了句奇怪的話:“那麼強大的恐龍滅絕了,而小小的變色龍卻繁衍生息到現在。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啊!”回家的路上,吉姆在心裏回味著董事長的這句話,雖然是對影片而發的,但隱隱約約中,吉姆感覺到似乎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難道,自己就是職場上的那隻恐龍?

公司裏有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固執的吉姆,會改變自己的決定,而董事長則從來沒有收到過吉姆的辭職信。拿到調令後,吉姆去分公司的財務部報到了,而且不帶一點情緒,工作得很認真。

半年之後,公司恢複了吉姆的職務。原來,內部調整和裁員,是因為公司那時在市場上遭遇了同類產品的強烈競爭,所以公司隻好通過內部調整和裁員來渡過難關。而吉姆因為在分公司財務部期間,發現了不少以前沒有發現的問題,後來他的財務總監工作做得更加得心應手了。

■ 哈佛啟迪 ■

隻要我們還活著,就必然要麵對生存,而生存則要求你必須成為適者。在任何年代,適者都是一個在生存的選擇、計劃和行動中,善於隨機應變的英雄。因為,適應的實質,就是審時度勢,跟著變化而變。

第349天 跨越艱險不僅僅是找對路,還需要有方法、能力和智慧

有一個老年行人匆匆趕路,在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同行者,大家一起在漫長的跋涉中,同宿同行。

他們都希望以最快捷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夢想,到達夢寐以求的終點。所以,大家選擇了一條通往終點的捷徑。充滿信心的行人們開始還算順利,但當他們到達了還有三分之一路程的地方時,有一條大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河水波濤洶湧,無法逾越。

行人們在河邊觀望了很久之後,紛紛歎息各自散去,有的人希望找到新的路徑繞過這道天然屏障,有的人則原路返回。到了最後,河邊隻剩下老年行人和其他兩個年輕人。

第一天,一個年輕人仔細觀察河水,他先扔下幾塊石頭試試水的深淺,又扔下幾根樹枝看看水的流速,然後選擇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脫了衣服,勇敢地跳了下去。河麵很寬,但他最終還是遊了過去,到達了彼岸。他驕傲地揮動著自己的拳頭。第二個人在河邊徘徊著,思考著,顯然他不敢像第一個人那樣遊過去。

第二天,另外那個年輕人,很快走進遠處的樹林裏,他砍伐樹木,製造了一個小木筏。他將木筏放到了水裏,跳了上去。雖然河水很急,木筏在河中劇烈震蕩充滿危險,但這個勇敢的人也到達了彼岸。

現在,隻剩下老年行人了。他顯得非常瘦弱,自己既不會遊泳,也沒有力量去山裏砍伐樹木。何況,已經時值冬日,如果一不小心掉進河裏,自己不被淹死也會被凍死的。兩天過去了,老年人仍然徘徊在岸邊。但他知道,也許這裏是到達終點的唯一出路。他望著這條似乎不可逾越的河,觀察著滿天的星鬥,坐在岸邊,思考了很久。最終,他決定先在岸邊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

日複一日,天氣越來越冷,老年人靜靜地等待著機會的來臨。終於,10天後,寬闊的河麵結起了厚厚的冰,天塹變成了通途。老年人抖擻精神,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和時間,就成功地到達了大河的對麵。

■ 哈佛啟迪 ■

每個人都想到達目的地,而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同樣的路程,智者憑其智,能者憑其能,他們都找到了通往彼岸的捷徑,而平庸者隻能仰天長歎,怨天尤人。也許,跨越艱險不僅僅是找路,因為這路有時候是方法,有時候是能力,有時候就是智慧。

第350天 人生的曆程中,每個人都需要洞悉世事、徹悟人生的心靈伴侶

“如果他發出約會邀請,你會赴約嗎?”露絲的朋友米迪不停地催問她,米迪正極力把她男朋友的一個朋友同露絲往一起撮合。也正是因為這些,米迪才再三邀請露絲和她一起去打保齡球。

“他不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露絲也很遺憾地對朋友米迪搖一搖頭,同時,她再次遠遠地打量他一番。羅西亞穿著一件褪了色的音樂會紀念T恤衫,上麵印有一個露絲不熟悉的樂團的名字,一條人造革腰帶緊緊勒在他瘦弱的腰身上,箍住下身的破舊牛仔褲,而他腳上的保齡球鞋看上去是他外表上唯一顯眼的裝扮。但是,它又不是大多數人穿的那種租來的保齡球鞋。

不,他實在沒有一點點地方是露絲心儀的類型。露絲理想的伴侶應該是肌肉發達的運動型男人,應該穿卡其布衣服和溫文爾雅的襯衣,露絲絕不會喜歡自己去買一雙那樣保齡球鞋的男人。“不過,如果他來問我的電話,我會告訴他的。”露絲說。為什麼不呢?因為不僅僅意味著免費的晚餐,也許還有免費電影。更重要的是,自己一家人都很迫切地希望露絲盡快結婚,但很少有人不願意約會漂亮、年輕的妹妹而選擇她。但是,露絲告訴朋友米迪,她會給羅西亞電話號碼的理由是,自己的俠義心腸想增強這個可憐家夥的自信心。

羅西亞應該也對露絲很感興趣,但他整個晚上都沒有跟露絲講過話。露絲想,他要麼是沉默寡言型,要麼就是極度靦腆型。露絲又看了他一眼,斷定他是後一種類型。

走之前,露絲站起身付費。羅西亞也站了起來,窘迫不安地走近露絲。“能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嗎?”他的聲音發抖,額上冒出冷汗。終於來了,露絲想,她說:“當然可以。”羅西亞的臉上蕩漾著開心的笑容,他說:“我會打電話給你,也許我們可以共度下個周末。”第二天,羅西亞沒有打電話。第三天也沒有,第四天還是沒有。起先,露絲鬆了一口氣,但後來她變得憤怒不安。日子一天天過去,而羅西亞音訊全無,露絲被激怒了,他居然敢不打電話。

露絲不能夠容忍自己有這樣的遭遇。7天後,露絲拿起電話,聽到羅西亞的聲音。他問道:“明天能一起出去嗎?”“可以。”露絲回答,這個果斷的答案令自己都感到萬分意外,這並不是露絲早就想好的詞。“你想幹什麼?”露絲問他。“我想,也許可以吃頓飯,看場電影,我6點來接你。”

第二天晚上,羅西亞提前了10分鍾,他的手中還捧著一束鮮花,叩響大門。露絲的父親走出去,對他說:“你敲的那個門是通向我家的車庫的門。”看到他沒穿那雙保齡球鞋,這讓露絲鬆了一口氣,盡管比起他腳上那雙難看的鞋子來,保齡球鞋看上去要時髦一些。該死,露絲決定什麼也不想,這不是自己夢中情人在約會時應該選擇的衣著,但為什麼要寄予希望呢?或許本來就沒有什麼關係。

出人意料的是,露絲非常開心,而且,這是露絲有生以來最好的一次約會。剛開始,兩個人都有點尷尬,但開始交談後就一直沒有停下來,羅西亞風趣幽默,露絲感覺到彼此之間有著不同尋常的聯係。

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露絲同意了羅西亞一起共度餘生的建議,雖然,他不是露絲想象中的那種類型,但卻比露絲少女時代的任何白馬王子都適合做心靈伴侶。

■ 哈佛啟迪 ■

人生的曆程中,生命的年輪上,每個人都需要洞悉世事、徹悟人生的心靈伴侶。而幻想幻亦真,如果分不清楚幻想與真實,你就隻能陶醉於觀望和退避之間,而心靈的驛站需要語絲潤澤,從想和做中尋找一分天人合一的寧靜、快樂,從內心深處湧上一分欣慰、慨歎。

第351天 挫折麵前,人品和能力是同樣可貴的

小狗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卻毫無所獲。它垂頭喪氣地向媽媽訴苦說:“我真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啊,沒有一家公司肯要我。我該怎麼辦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