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崗村寧次的報複心理(2 / 3)

比重慶委員長的重炮十團,還要更顯威力。

旅長要是得知消息還能按耐住好奇心,那就不是普通人了,得是聖人才行。

卡車上的苫布被撤下來,像管風琴的十六根火箭彈炮管,展現出其真正麵目。

旅長迫不及待地上手比劃了一下,對政委說:“老天,口徑夠大的,比之前那個一零五榴彈炮還要大不少。”

王政委數了一排炮管,糾正道:“重點是炮管多,聽說十秒鍾就能全射出去,是不是啊?”

被問到的黃文華點了點頭:“沒錯,十秒鍾便可進行一次齊射,就是裝填慢點,大約需要十分鍾。

不過袁顧問說了,等火箭兵練習的熟練了,五分鍾就可以裝填一次。”

一輛火箭炮一次齊射,能覆蓋八千平米。六輛火箭炮,相當於四個重榴炮團,大約能覆蓋日軍一個聯隊的陣地。

有三百枚火箭彈,基本上就能把一個步兵聯隊,在大地上生生抹掉。

陳旅長一眼就相中了,摸著喀秋莎的炮管兒,眼中滿是不舍。

“老陳,舍不得啦?要不跟老總打個報告,留下兩輛車。”

王政委看他癡迷的神色,打趣的問道。

陳大旅長一臉惋惜的搖搖頭:“算了吧,這我哪要得起。老總肯定不會留給咱們的。”

旅長現在有點理解李雲龍常常被打劫的心情了,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這樣的重器,肯定是要交給總指揮部,統一安排部署。

最多哪天打仗的時候用得著,請示調撥一輛來,臨時增加一下火力。

留在三八六旅,肯定是沒戲的。

旅長對於黃文華說:“把苫布蓋上,你們快走。”

他怕看的時間長了,自己就越發舍不得,把心情搞得更壞。

“唉,那旅長,政委我就先走了。”黃文華對二人行了一禮,坐上摩托挎鬥,帶著車隊又啟程了。

目送車隊離開,陳大旅長收拾心情,沉默寡語的往回走。

王政委道:“老陳,不就是幾門火箭炮嗎?袁朗能弄來六輛,就還能再弄來,遲早咱們會有的。

要不你發個電報,跟商量商量,弄回來兩輛咱也湊個熱鬧。”

陳大旅長若有所思,明顯在考慮事情的可能性。

他說:“不合適吧,這火箭炮聽說挺貴的,一枚火箭彈就值六兩黃金,咱要不起啊!”

王政委勸說道:“老陳,不過也看跟什麼比。

你的老校長,抗戰之前搞了一個一個野戰重炮十團,二十四門大炮,花了他兩千萬法幣。

後續想再弄個重炮團,都沒機會了。兩千萬法幣捏在手裏想花都花不出去。

跟那個一比,喀秋莎火箭炮性能好,還便宜,重點是能搞進來。”

陳大旅長曾經是重慶委員長最得意的學生,還救過人家的命。

當年跟他一起的同學,都是現在重慶政府的高層,人脈關係特強大,探聽到消息也很容易

對於當年那場軍購案,陳旅長有很深的了解。

重炮是國之利器,射程遠,威力大,能很大程度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

日本人得知南京政府從德國訂購了這批火炮,從中沒少阻撓。

人為的製造了許多困難。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可以證明他們當年的決定非常正確。

二十四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重炮,在抗日戰爭中,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和麻煩。

影響了很多場戰鬥的勝負。

現在沿海地區全部被日軍占領,海運斷絕。

重慶政府就是拿著錢,滿世界都買到大炮,他們也運不進來。

要是告訴他們有袁朗這樣一條路子,就是擠破頭也會來買。

“唉,可問題是咱也沒有錢呀!”

陳大旅長歎氣道。

袁朗主動送的,那叫捐贈抗日武裝,為抗日做貢獻。

他們八路軍打鬼子,自然理所應當可以接受。

但是,你不能因為人家捐錢捐物,就伸出手跟人要吧!

那成什麼了……陳大旅長丟不起那人。

“也是啊,除非他主動給,咱們絕不能主動要。”

王政委揭過了這一話題,又說:“對了,剛才總部發來了一份電報。

咱們的情報員發現日軍有非常多的異動,從目前集結的兵力來看,已經有一個多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