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岡村寧次的擔憂(2 / 3)

參謀長又拋下一個重磅炸彈,提著文件進了指揮室,留下一眾幹部大眼瞪小眼。

“我還有事忙,就先走了。”

說去過新二團的參謀,找了個由頭就先撤了。

“我也有事……”

眾人各自找理由,步履匆匆的撤了。

都知道一開始誤會李雲龍了,小看了他的實力。

但沒有人願意承認打自己的臉,逃避就是最好的辦法。

指揮室裏,三八六旅的是的三位主要人物都在場,盯著從各地傳來的電報。

托福,在整個太嶽軍區,電台都配備到了團一級,情報的傳遞愈發方便了。

敵人一有動靜,旅部就收到了消息。

“第四,第九旅團,二十一旅團,連太原的鬼子都出動了,不就拿下了一座縣城,小鬼子犯得著這麼急眼嗎?”

參謀長皺著眉頭苦惱不已。

日軍起碼調動了四支部隊,兩萬多人,都奔著李雲龍他們去了。

打下一座縣城就跟捅了馬蜂窩似的。

照這個樣子,剛吃下的肥肉馬上就得吐,搞不好還得迎接大掃蕩。

通道重新被日軍占領,運送彈藥回來別提了,還得擔心剛建立的兵工廠能不能保得住。

這要愁死人了!

“先給李雲龍發電報,把情況通報給他們。”

旅長知道一時商量不出對策,怕耽誤了時間,趕緊讓人先通知李雲龍。

而他們則繼續圍繞著地圖,判斷日軍的意圖。

小鬼子僅僅是為了奪回縣城,是用不了這麼多人,四支部隊抽調了兩萬人,一個師團的規模了。

要知道,當初日軍三個師團,就與中條山的二十萬中央軍對峙了幾年。

四個月前,動用了五個師團,就直接打垮消滅了十幾萬中央軍。

王政委感慨道:“一個師團的日軍,真是來者不善!”

……

自上次針對八路軍發起的大掃蕩結束後,駐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就親自來到山西,到各部隊做調研。

輾轉了七八座城市,觀看了十幾支部隊的情況。

岡村寧次最後一站來到了太原,視察駐紮在此地的第二十師團。岩鬆義雄親自作陪。

看過部隊的訓練麵貌,岡村寧次當麵沒說什麼,但是回司令部的路上,卻還是沒給岩鬆義雄留麵子。

“第二十師團,遠不如第六,第十四師團,現在充其量是二流水平。無法對抗歐洲,蘇聯,以及美國的強軍。

可是他們要對付的,是叫花子一樣的八路軍,按道理說不應該屢屢失敗。但是,我在北平聽到的戰報,第一軍的部隊作戰能力,經過評估簡直是不入流水平。”

岡村寧次說部隊二流,兵員素質是一方麵,主要是重型野戰炮被抽調走了,基本上是以三個聯隊,組建成的治安師團,大約一萬五千人。

駐守太原的第一軍,主要的任務就是對付八路軍,用不著重炮,這已經是非常富裕的了。

可是他們的表現呢?

前腳把中央軍趕走,後腳八路軍就鑽了空子,填補上了中條山的空缺。

調動兩萬餘人掃蕩,不但沒有將八路消滅,反而自身損失慘重,比對付十七萬中央軍損失的更多。

前些日子丟了山裏的縣城,昨晚又丟了一座縣城。

岡村寧次很想問問,岩鬆義雄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吃幹飯的嗎?

隻是那樣太傷人臉麵了,岩鬆義雄畢竟是名老資格的中將,他沒好意思問出來。

“司令官,這是我的失職。”

岩鬆義雄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後才解釋:“近一年來,大部分八路軍,從一個特殊的渠道,得到了一些軍火的支援,戰鬥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特殊的渠道得到軍火支援?

如果是真的,似乎就能解釋得通。

對於八路軍來說,武器彈藥不足,是限製他們戰鬥力的一個重大因素。

得到這方麵的支援補齊短板,自然就給皇軍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岡村寧次被勾起了好奇心:“噢,繼續說下去。”

岩鬆義雄:“根據我們最近的情報,確認了,就是一個叫袁朗的人,和他背後的組織,給八路軍提供了巨量的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