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抗戰以來最大之恥辱(2 / 3)

“第二,日軍為此戰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不論是三月份中條山外圍的作戰,還是針對性的山地訓練,乃至開戰之初派出大量的間諜。

無不說明日軍的準備充分。”

袁朗問李雲龍:“一個有所準備,一個卻沒怎麼準備,你告訴我,中央軍有不敗的道理嗎?”

李雲龍搖搖頭,“日本人好比是偷襲的一方,他們占了先手,中央軍又沒有準備充分,必敗無疑。”

這倒並不是他們兩個事後諸葛亮,主要是信息不對稱。

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事後才曝光出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來,誰會勝誰會敗。

如果中央軍那邊早點知道,或許還會敗,但也許就不會敗得那麼慘。

“還有一個呢?”李雲龍問。

“還有,就是中央軍不知道日軍的厲害。”

袁朗很認真的說:“前麵衛立煌,率軍擋住了日軍十三次進攻。僅僅是擋住了,沒有喪土失地。

但中央軍的高層認為,他們確實能打得過日軍。把這第十四次,也當成了雷聲大雨點小。

前麵十三次的失利,就成了日軍最好的掩護。

於是乎,輕敵的中央軍,遇上全力出擊的日軍,就吃大虧了。

這便是輕敵的代價。”

李雲龍眨了眨眼,這話聽起來不對味。

說的有理有據,三勝三敗很成立。可他聽著,似乎話裏有話,在說他呢!

“你不會以為,我有十八萬人,真的會打太原吧?”

“那保不齊。”袁朗確實很擔心,李雲龍會不會因為勝利而衝昏頭腦。

給老李二十萬人,他敢打太原。

給老李一百萬人,那豈不是得打到東京去?

李雲龍看他真信了,也感到意外,“我就是那麼順嘴一說,腦子又沒抽風,打太原幹什麼。

要真有十八萬人,散出去多占一些縣城,多發展一些根據地,比打太原合算多了。”

天哪,李雲龍是真敢想啊!

手上才一個團兩千人,就敢想有十八萬大軍的事了。

袁朗也不好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你李雲龍這輩子最高幹了個軍長,能指揮三萬來人。

指揮十八萬人,那你是做夢。

說點現實的事。

中條山十八萬中央軍沒了,原本用來牽製他們的三個師團,現在算是得到空閑了。

再加上從華中調來的兩個師團,總計五個師團的兵力。

接下來,會投入到哪裏呢?

毫無疑問,肯定都會落在八路軍的身上,接下來,他們的日子一定會變得難過。

李雲龍一琢磨,更氣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這幫廢物的中央軍。”

五個師團,九萬機動兵力。對於八路軍來說不是雪上加霜了,是雪上飄冰雹。

劈頭蓋臉的就要往死了砸。

……

八路軍總部,同樣在議論中條山戰役的失敗。

“老蔣就是個二流的政治家,三流的軍事家。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他還偏偏就願意那麼做。

把熟悉情況會打仗的換下去,換了個根本不了解情況,也不會打仗的上來。

中條山的失敗,用人不當,首當其衝。”副參謀長率先開炮。

中條山戰役的失敗,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為之歎息。

他也顧跟老蔣那可憐的師生情誼,指名道姓的開炮了。

一同辦公的劉師長,放下手中的筆歎了口氣:“搞摩擦很有一手,嘴皮子也夠厲害,可就是打仗不怎麼樣,還偏偏愛指揮。

國家攤上這樣一個領導人,是國之不幸,國民之不幸。”

在中條山戰役即將結束時,重慶那邊還用激將法,讓八路軍出兵。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讓八路軍拉仇恨,讓日軍調過頭來對付八路軍。

幾個月前還在搞皖南事變,幾個月後就要用人家,臉皮怎麼那麼厚呢!

在那樣的情況下,八路軍不計前嫌,出動了兩萬餘人在晉東南切斷道路鐵路,支援正麵戰場。

但重慶那邊還不滿意,造謠說:八路軍不抗日,坐看中央軍失敗。

怎麼?非得八路軍都死光了,才算是抗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