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訓練,又都是從老營頭抽調骨幹組建的,武器裝備也沒有缺他們的。
跟日偽軍打上幾場仗,熟悉了戰場,戰鬥力也就有保障了。
不過,最讓人欣慰的還是一營,聽聽那數據,他們全營才不過四百來人,就消滅了五六百日偽軍。
不愧是全團最厲害的營,當之無愧。
“讓後勤處給一營撥十萬發子彈,就說是他們一營這個月拿第一名的獎賞。”
一營已經蟬聯三次第一名,次次都有裝備獎賞。彙報的文書已經見怪不怪,拿筆寫了一下,交給李雲龍簽字。
忙完了事務,李雲龍剛說眯一會兒,趙剛就來了。
“老李,出大事了。”
“能有什麼大事兒,鬼子又要掃蕩了?”李雲龍漫不經心的問道,鬼子要是掃蕩,撒出去的各個營肯定已經把消息傳回來了。
“不是掃蕩。”
趙剛麵容極其嚴肅,很不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日本人在在占領區,又大搞他們那一套,我們不少的地下組織遭到了破壞,其餘的也不敢活動了。”
李雲龍坐直了身體,認真起來了。八路軍能夠靈活的把日軍玩弄於鼓掌之中,靠的就是信息情報優勢。
在敵占區默默付出,搜集情報的地下黨組織成員,是立了大功的。
他們作戰部隊的軍功章,也是有人家的一半。
“老趙,那你說怎麼辦?我們打到敵占區,把小鬼子都趕走。”李雲龍問道。
說的倒是豪邁,可是八路軍要有那個實力,哪裏還輪得到日本人在占領區耀武揚威。
趙剛很認真的說:“這件事情肯定要報到上級那裏,由上級統一來統籌,我們做不了什麼隻能等命令。
還有一件事情,各處的地下黨同誌,都發現日軍在頻繁的調動部隊,你來看看他們的目的何在。”
他走到牆上掛著的山西地圖旁邊,手指出了好幾支日軍部隊調動的方向。
對於軍事的判斷,趙剛自認為還是外行,更相信有著多年作戰經驗的李雲龍。
李雲龍圍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看樣子像是山西南部地區去的。
上次聽旅長說,鬼子在中條山外圍又在打仗。
三十六師團對付中央軍二十七軍,三十七,四十一師團對付十五軍。
那些鬼子肯定是去增援的。
沒什麼可稀奇的,去年一年,小鬼子對中條山就發起了四次戰鬥。今年隻不過是又一次罷了。”
趙剛以前倒也是分析聽說過,自三八年以來,日軍對中條山發起了十三次圍攻,沒有一次成功的。
近來應該是第十四次吧!
“既然沒問題,那我就存檔了。”
趙剛正要走,李雲龍卻叫住了他。
“不一定啊!之前指揮中條山二十萬中央軍的,是二戰區的司令衛立煌,聽說他好像被叫走去重慶了。
臨陣換將是大忌,換了指揮官,中央軍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衛立煌要走了,趙剛牛頭問道:“什麼時候的消息?”
“就今天,師部的電報。提醒我們小心中央軍再搞摩擦,不過我估計,眼下他們是顧不上。”
李雲龍表麵上不說什麼,心裏麵甚至在幸災樂禍。
皖南事變才過去幾個月,他不曾忘記。小鬼子讓老醬的人吃點苦頭,那也是活該。
太熟悉了,趙剛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在幸災樂禍。
臨陣換將是大忌,不過二十萬中央軍,有地利的優勢,頂多是吃點虧。
衛立煌將軍被調走了,才是一件大事。
他是同情八路軍的,不大沒有跟八路軍搞摩擦,還在三八年的時候,給八路軍批了一百萬顆子彈,二十五萬顆手榴彈。
給缺少彈藥的八路軍解了燃眉之急,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如果二戰區換上一個積極反兔的指揮官,那以後摩擦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強盜就在家裏,兄弟兩個還要內鬥,簡直讓人看笑話。
趙剛歎了口氣,抗日,抗日,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