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刺刀跟大刀的對比(2 / 2)

兩夥人練得熱火朝天,喊殺聲震天響。

李雲龍一行陪著楚雲飛觀摩訓練,這東西沒什麼好掩飾的,大大方方的讓友軍看。

楚雲飛先是觀摩了一陣刀法,應該是西北二十九軍的刀法路數,有點東西。

刺殺的招數倒是沒什麼稀奇的,中規中矩的突刺配合。

“李團長,你的大刀隊,應該是得到了我西北二十九軍的刀法路數。

刺刀隊的突刺手法幹脆利落,不浪費一絲一毫的力氣。

你們新二團有冷兵器的能人啊!”楚雲飛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挑優點誇上一頓。

來做客,自然得客氣著點。

李雲龍笑著說:“看來楚團長是個行家。正好我有個問題要請教一二,這戰場上,是大刀厲害,還是刺刀厲害呢?”

楚雲飛目光掃過兩隻拿著不同武器的隊列,想了一下說:“應當是大刀厲害吧!

我西北二十九軍大刀隊,抗戰之初利用近戰夜戰的優勢,可是給了小鬼子一個狠狠的教訓。

不是還有位作曲家,寫了一首大刀進行曲嗎?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楚某並不善於近身搏殺,些許拙見,希望別誤導了李團長啊!”

李雲龍扭頭看袁朗:“袁顧問,現在是三比二了。”

楚雲飛不明白了,這是在搞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武器論了,刺刀和大刀哪一個更厲害?

李雲龍想選拔一批有武術功底的戰士,組建一個大刀隊。

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成為一個突擊拳頭,上了戰場好給鬼子一個重創。

袁朗則認為,大刀是被淘汰的東西,遠比不上刺刀。

一寸長一寸強,刺刀更長,更容易殺傷敵人。

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把團裏武術功底不錯的張大彪和魏和尚叫來評判。

張大彪玩的就是大刀,刀術非常不錯,自然就維護大刀更厲害的看法。

魏和尚跟袁朗的看法一樣,用武器那是一寸長一寸強。

他的近身武器選擇了長毛,而不是大刀,便是這個理由。

還分不出勝負,於是乎決定用實際的效果來證明。

前些天招的新兵當中,各有二十人訓練大刀和刺刀,一個月以後搏一搏勝負。

看哪一方更強。

李雲龍借著楚雲飛的話來壓他,袁朗才不肯輕易認輸:“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讓楚團長再評評理。”

楚雲飛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由得產生了興趣。大刀和刺刀相比哪個更強更合適,他還真沒見別人研究過。

“袁顧問說說看。”

袁朗自信地上前幾步,豎起四根手指:“關於刺刀比大刀更合適,我有四點理由可說。

第一,步槍裝上刺刀後,全長明顯超過大刀,一寸長一寸強,白刃戰中先天有優勢。”

楚雲飛點點頭表示認同,李雲龍也沒說話。

冷兵器搏殺,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那是過去無數人用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誰也不能否認。

“第二,刺殺動作簡單實用,沒有武術基礎的士兵,經過訓練也能掌握運用。

相反大刀要用好,需要很好的體能基礎,還要有較強的武術功底才能用好。

對普通士兵來說白刃格鬥是戰鬥,不是武術表演,動作越簡單實用越好。”

大多數士兵以前都是拿鋤頭的農民,不會有很好的體能基礎和較強的武術功底。

李雲龍和袁朗的實驗,選擇剛招募的新兵,便有這一因素。

雖然李雲龍嘴上不承認,但通過這些天的觀摩訓練,隱隱的也發現刺刀更容易上手。

隻不過在結論沒出來之前,他還抱有些許幻想。

“第三,銳器傷當中,刺戳傷遠比砍切傷要危險。這一點我是請教過外科大夫的。”袁朗信心十足地說。

說個不恰當的比方:小混混打架,拿著西瓜刀砍,很多創口很大很嚇人,

但是深度淺,傷及重要髒器和血管神經的概率小,很多做清創和簡單縫合後也就不過如此。

但是用三棱刮刀、彈簧刀和匕首刺戳就非常危險,經常是傷口看上去不大但是深度很深,

傷及大血管、主要神經、心、肝、腎等重要器官,輕易就出人命了。

白刃戰中也是如此,刺刀比大刀致傷效果更好,更致命。

關於這一理由,李雲龍是不太理解的。他不相信什麼外科醫生所說的。

他隻相信自己的大刀,一刀砍下去鬼子都死了,跟刺刀捅死的沒什麼區別。

袁朗那天就說出了三點理由,根本無法說服李雲龍。

李雲龍也納悶,今天多了一點理由,“你那第四點理由呢?”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