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日軍的戰略(3 / 3)

論持久戰,是兔黨在三八年,抗日戰爭研究會上,領袖人物發表的演講。

是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

針對中國果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以及兔黨內部分人,輕視遊擊戰的傾向。

係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作戰勝利的戰略。

文章是公開發布的,許多日軍高級將領都看過。

山本一木不但仔細讀過,還做了較深刻的研究思考,得出了一個極為悲觀的結果。

筱塚義男聽出了其中的意思,開口詢問道:“山本君,在你做出了這些評價後,我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對於戰爭的前景是極為悲觀的嗎?”

經曆了百團大戰的失敗,司令官閣下不知何時就要調走,山本一木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衝動。

他直言道:“長官,恕我直言,按照這種方式打下去,我持悲觀態度。原因很簡單,我們缺乏兩線作戰的本錢。

我不知道統帥部為何做出如此愚蠢的決策?請原諒,也許我用詞不當。”

在一九四零年,隨著德國閃擊法國,國際形勢劇烈變化。

九月份,當日本宣布正式加入軸心國後,就把自己徹底放到了與美、蘇、英法等大國的對立地位上。

三九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發生的直接軍事衝突,打斷了陸軍北上,與德國夾擊蘇聯的戰略。

而與英美的摩擦,美國宣布廢除了日美通商條約,使得日本更加地認識到通過南進,獲取資源的重要性。

隨著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一係列國家向德國投降,英軍撤出歐洲大陸,且本土也麵臨著入侵的威脅。

協約國的不堪一擊,極大的刺激了日軍的侵略欲望。

他們看到資源豐饒的南洋一帶,已經成為英、法、荷蘭等國家,無力防禦的真空地帶,是千載難遇的難進良機。

於是海軍叫嚷著“不要誤了公共汽車”,準備趁英法之危,在南洋趁火打劫。

日本軍部估計,德國很快會進攻英國,歐洲戰爭會在短期內結束。

因此軍部不少上層決策者都認為,即使在中國事變未得到解決之前,也應當不失時機的斷然南進。

南進,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基本國策,和新內閣的施政綱領。

在未來幾年,駐華日軍兵力的收縮,削減兵力規模,是幾乎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

更少的兵力,去麵對抵抗越發強烈的敵人,失敗似乎已經是注定的事實了。

山本一木此時,頗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悲涼感。

他很想告訴軍部的那些大人物,你們這樣不會帶來最終的勝利,隻會把國家拖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然而,不會有人聽他一個小人物的想法。

(在軍部那些將軍的眼裏,山本一木區區一個大佐就是小人物。)

筱塚義男確實很欣賞山本,對於他狂妄的言辭不加計較,反而以一位長輩的身份,做出勸告。

“山本君,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我們軍人是無法選擇的。

當年東鄉平八郎大將,在向俄國艦隊進攻之前,命令旗艦上升起信號旗,

他對艦隊全體將士說:帝國命運,在此一戰。這次戰爭,我們必須得贏。

那次戰爭我們贏了,而這次戰爭,我們也一定要贏。”

那次是日本海軍向俄國太平洋艦隊發動的進攻,一戰定乾坤。使得日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戰勝了老牌帝國主義的俄國,使日本也一躍成為列強中的一員。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是日本一次又一次的賭博。他們賭贏了國運,讓日本一個彈丸小國,成為了列強中的一員。

侵華戰爭又是一次賭國運,若是能夠做到蛇吞象。

那麼大日本帝國,就是一個真正的帝國了。

到了那時,在這顆星球上,能被他們視為對手的,就隻剩下美蘇德三個世界強國了。

大日本帝國,將會成為四強中的一員。

“將軍,我同意你的觀點。”山本說道。

身為一個帝國軍人,不論他所看到的未來是如何的糟糕。

他隻能,也必須竭盡全力的,阻擋糟糕的結果發生。

為此,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PS:這章資料有點多,看起來有點兒幹。。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