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卻說:“這我得判斷一下,你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從你的話裏,我怎麼聽不出,一點真誠的意思呢?”
“你看,老趙,你這就沒意思了吧!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心眼兒太多。我是真想跟你交個朋友。“
相處了半年多的時間,一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李雲龍也看得出來。
趙剛這人直率,可能是讀書多,紀律刻在骨子裏了。
但也因為讀書多,道理講的是一套一套的。全團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是一流。
無論是幹部還是戰士,都很認可他。
他們都說:“生活上有什麼問題,去找趙政委,準沒錯。”
思想工作做得好,生活困難也能解決,全團上下一條心,士氣就足。
自百團大戰以來,全團上下擰成一股繩,不懼犧牲,困難,疲勞,不停地參與到各種戰鬥,少不了趙剛這個政委的功勞。
李雲龍都不得不承認,新二團離不開趙剛了。
“真的交朋友?”
趙剛越發迷惑了,李雲龍多雞賊呀!
來的第一天就給他玩了個下馬威,換別人說不定已經被他吃的死死的了。
這時候搞這一套,他賣什麼狗皮膏藥呢?
李雲龍不知道趙剛所想,還在真誠的誇他。
“老趙,王喜奎你不會不認得吧?關家堖一戰,三槍三個鬼子,直接把小鬼子的一挺重機槍給打啞了!
前幾天我去他們那個射擊排調查觀摩,王喜奎跟我說,咱們團就屬你的槍法最好。
四百米外一槍命中目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袁朗把射擊排帶來的第二天,對射擊很有天分和興趣的趙剛,就專門去觀摩了訓練。
袁朗鼓動的趙剛露一手,才有了射四百米外的靶子。
趙剛對於全團槍法最好這一殊榮,說不想要那是假的。但他有自知之明,第一他真不一定是。
“老李,你可別誇我了,咱們團要說槍法最好,那肯定是袁朗。不但準,而且速度快,教人也有一手。”
李雲龍搖了搖頭,“袁朗不能算,天上的飛機都被他打下來,他要是算進來就沒什麼可比的了。”
趙剛笑笑也沒有否認,袁朗那確實是個怪胎。
古代說一個武人厲害,掌握的武器全麵,就會說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
袁朗也算是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了,手槍步槍衝鋒槍,槍槍打得準。
輕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榴彈炮,防空炮坦克炮,沒有他玩不轉的。
要說跟他比,那確實沒什麼可比的。
不知不覺,袁朗成了他們二人討論的對象,一說到袁朗就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比如說袁朗剛剛搞出來的飛雷炮,不但在關家堖一戰大顯神威,在旅長手裏,更是狠狠的揍了一次小鬼子。
潰逃回去的小鬼子,都懷疑八路軍是不是搞到了什麼大口徑的火炮?
將其當成了重要的情報,轉到情報部門,讓其調查。
下定決心推廣飛雷炮的八路軍總部,聽到這消息哭笑不得。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效果?
再比如說袁朗組建訓練的神槍手隊伍,在戰鬥中作用不小。
專門點殺敵人的基層指揮官,機槍手擲彈筒手,壓製了敵人的火力,減輕了部隊作戰的壓力。
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李雲龍發散思維想了一下,可以把全團優秀的投彈手組織起來,也能發揮巨大的威力。
袁朗給新二團帶來的改變實在是太多了,存在感比李雲龍這個正牌團長還多。
當然,由於都是好的改變,提升了部隊的戰鬥力,李雲龍甘之若飴。
他今天約趙剛好好聊聊,其中就有調解二人矛盾的想法。
新二團離不開趙剛,但同時也離不開袁朗啊!
臥龍鳳雛,坐擁兩大人才,李雲龍一個也不想少。
得知李雲龍的來意,趙高忽的笑出聲來:“老李,難道你也想當政委?
若這都需要你調解,我這個政委豈不是白當了?”
也是,李雲龍肯定相信趙剛的政治覺悟,把這事兒放下了。
他說:“老趙,那我給你提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