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延安發來賀電(2 / 3)

采取了同時發動,分散出擊的戰術,使敵軍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困境。

便是戰役成功,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因素。

其次,自然要展望第二階段。

對此,延安方麵是有所指示的。

周參謀長在一旁聽著他的轉達,不由得插了一句嘴:“延安方麵說什麼了?”

“還是摩擦那點事兒,咱們跟他們搞了一年多,狠狠的剁掉了他們伸出來的爪子,現在頑固派也不得不在事實上承認我們的力量與地位。

現在我們四十萬大軍,積極行動於敵後,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給了全國人民以無窮的希望。”

陳旅長侃侃而談,複述著延安那邊的分析,也夾雜著自己的一點看法。

“現在日本人正準備向昆明、重慶、西安等地進攻,果黨與中央軍日益處於困難地位。

雖然重慶當權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頑固派,至今尚未放棄其反對我們的方針,

並且對國內政治尚未著手任何改進,其外交政策依然搖擺於親美親蘇之間,其對國共關係依然未下認真調整之決心。

但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將是日益不利於頑固派,而日益有利於進步派與中間派。

在目前日寇準備向大後方進攻時期,我們應準備於恰當時機在全國提出保衛重慶、保衛昆明、保衛西安的口號。

而在這些口號下麵,實現我們反對投降,力爭好轉的全部方針。

總體來說,我們要讓全國人民認識到,別讓重慶政府意識到,咱們八路軍有抗戰的意誌,也有這份實力。”

如此這一番話,如果是李雲龍那種光知道打仗,不去了解大局國內關係的人,陳旅長都不會費那個口舌。

周參謀長是他的老下級,敏銳好學,兩人屬於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才詳細的娓娓道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八路軍的百團大戰,一方麵體現在具體消滅了多少敵人,破壞了多少道路,給日軍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另一方麵,則是體現在政治宣傳方麵。

打擊日軍就是最好的宣傳,果黨現在不得不重新認識八路軍,頑固派在想搞摩擦,也不得掂量掂量。

還有,以前一說八路軍搞遊擊戰,果黨就抹黑說他們遊而不擊,怯戰避戰。

讓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聽了,信以為真,對八路軍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還有淪陷區許多持悲觀態度的老百姓,都以為要亡國了。

此類種種,通過百團大戰的成功,在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全部都得到了扭轉。

可以說,百團大戰才是八路軍真正的立住了旗號,讓全國人民意識到,能趕跑日本人救中國的,除了中央,還有八路。

周參謀長很是細細的品味了一番,作為一個行伍之人,他以前還從沒想過這些。

此刻了解到了,除了感到非常意外,還有不小的震驚。

要麼說老總高瞻遠矚呢!

如此宏大的戰略,可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來的。

周參謀長又想起了最初那個問題,追問到:“那有仗可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總部那邊是給了咱們什麼任務嗎?”

“沒錯,咱們旅的任務是榆遼公路。”陳旅長也不兜圈子了,先給了答案。

無論是延安還是總部,都認為接下來,要組織一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進攻行動。

在華北則應擴大百團戰役行動到那些尚未打擊敵人的方麵去,借以縮小占領區,擴大根據地,打破封鎖線,提高戰鬥力。

繼續擴大百團大戰的戰果。

同時,鑒於正太路上日寇已經聚集了大量援軍,要想再取得第一階段那樣的勝利已經十分困難。

因此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應該是在繼續破襲敵人的交通線的同時,把重心放在攻占交通線兩側,和深入根據地內的日軍據點上。

周參謀長已經在地圖上找到了榆遼公路,這條公路由東而西插入太行軍區的腹地。

“老陳,我記得敵人的企圖是把這條公路,由於榆社向西伸展,經過武鄉與白晉鐵路連接,以分割我們太行根據地啊!”

“沒錯。”陳旅長站起身來,指著地圖上的一些標誌說道:

“這條線屬於第四獨立混成旅團的轄區,線上有七個據點,西邊是榆社,東邊是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