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團一級編製(2 / 2)

而這樣一來,喪失了最好的突圍時機,很有可能全部被阪田聯隊咬死。”

噢,袁朗點了點頭,他明白了。

若這是中央軍。

撤退轉進,其疾如風。

迂回包抄,其徐如林。

燒殺劫奪,侵略如火。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友軍要是讓被圍了,救援當然是不動如山,說不定還得麻溜的撤退轉進。

被包圍的是八路軍,全軍都是一盤棋,當然不能坐視新一團被敵人給殲滅了。

所以,老李違抗上級命令,不但把新一團陷入了巨大的風險,還差點兒把772團給拉下水。

李雲龍算是捅了個大簍子。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袁朗算是明白了,為何李雲龍打死了阪田,擊潰了阪田聯隊從正麵突圍。

明明立下了大功,卻被撤職處分了。

換位思考,誰坐在總部首長的位置上,都不能縱容這種行為。

孔捷見到袁朗心事重重的樣子,以為他在為李雲龍的前途擔憂,便寬慰道:

“你也不必太為老李擔憂,現在各地方都缺軍事幹部。總部首長讓他在被服廠當廠長,也是磨磨他的性子。

說不定哪一天,老李就又複出了?我看這一天並不是太遠。”

袁朗點了點頭表示認可:“我也是這麼覺得,你們八路軍擴張的很快,主力團,基幹團,地方團,幾乎每個月都會增加幾個編製。

主力團肯定是沒有機會的,但是基幹團和地方團,雲龍兄被調過去擔任團長,還是綽綽有餘的。

相信你們總部首長,遲早會考慮到他的。”

他這些天也沒有閑著,通過和獨立團的一些幹部交流,搞明白了此刻八路軍的軍隊編製。

現在,八路軍的團一級編製分為:主力團、基幹團、地方團。

主力團:

當初改編過來的十八集團軍,南京政府給了三個師的編製。

每個師轄2旅,每旅轄2團。

師直轄1個獨立團,全師共5個團。

3個師外加總部特務團共16個團,此16個團為主力團。

這16個有編製的主力團,都是由經過兩萬五千裏的骨幹組建而來。

轄3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

團部直屬:迫擊炮連、特務連和通信排(電話班、徒步通信班、騎兵班),全團共計3000人左右。

比如129師386旅的771團,129師教導團。

比主力團差一些的是基幹團:

是由主力團的骨幹拉出來擴編的團,隻有一個團的基幹框架。

基幹團通常人數1000左右,槍支不過數百。

比如:李雲龍當年接手的新一團,孔捷現在帶領的獨立團。都屬於基幹團。

第三等級的就是地方團,

通常是由縣大隊區小隊地方民兵改建過來的團,這種團通常人數500左右,能有100條雜牌槍就不錯了。

從37年抗戰開始,到40年百團大戰,

三年的時間,八路軍從16個團,4.5萬人。

發展到105個團,擴充到40萬人。

八路軍平均每個月擴充2~3個團,尤為缺乏優秀的軍事幹部。

熟悉情況的人都會看得出來,李雲龍用不了多久就又會複出。

可具體去哪個團當團長?

那就要看哪一個團缺團長,還有總部首長哪時候消氣兒了。